分享到: | 更多 |
乌克兰的局势发展到今天,事出有因,令人遗憾,同时也折射出这个问题背后的复杂历史经纬和利害冲突。越是复杂的问题,越需要慎重对待。
中方呼吁,从维护乌克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考虑,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当务之急是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要通过对话协商把乌克兰问题纳入政治解决的轨道。中方正在继续与有关各方进行沟通,我们愿意为乌克兰问题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法国《巴黎竞赛画报》记者:本月底,习近平主席将访问欧洲,他将带去怎样的信息?他还将访问欧盟机构,这背后有什么考虑?
王毅:欧洲在今年中国外交议程中排在优先位置。习主席将于3月下旬对欧洲进行访问。这是中国为推进大国关系所采取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必将开辟中欧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中欧关系的关键词是“合作”,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文明和两大市场,我们之间的合作理应是全方位和战略性的。尤其是在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当中,欧洲是我们极具潜力和空间的战略合作伙伴。
习主席的这次历史性访问,将会推动双方就各自的发展战略进行深度对接。双方将重点在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新型城镇化、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加强互利合作。我们还希望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并且着眼于今后的中欧自贸安排。当然,我们也愿意同欧洲加强国际事务中的战略沟通,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进程。
我想这句话大家都会赞成:中欧合作,世界将更安全、更均衡、更美好。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前不久,您对阿富汗进行了一次旋风式的访问,媒体给予高度关注。今年,美国和北约将从阿富汗撤军,您如何看待未来阿富汗局势的走向?中国将会在阿富汗重建和解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毅:今年是阿富汗的关键一年,阿富汗将经历政治、安全和经济的三重过渡。当然,过渡首先要靠阿富汗人民自己,同时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中国是阿富汗的最大邻国,阿富汗的和平稳定与中国西部安全息息相关。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团结、稳定、发展和友善的阿富汗。我们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支持阿富汗政治和解,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支持阿富汗更多参与地区合作。同时我们还愿意同包括阿富汗在内的周边邻国一道,坚决打击一切恐怖主义。
今年8月,中国将首次举办伊斯坦布尔进程阿富汗问题外长会。我们将向这一机制的14个成员国和28个支持方发出邀请。我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凝聚更多各方共识,一起努力支持阿富汗顺利实现三重过渡,从而把阿富汗带向持久和平。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我想问的是中日关系。李克强总理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历史问题,他说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绝不允许开历史倒车。现在中日关系很困难,外界也有一些担心的声音。您认为如何才能走出中日关系目前的僵局?有人把当前的中日关系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和英国的关系,您对此怎么看?
王毅: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心声,体现了中国维护和平的责任,我们完全拥护。
中日是近邻,本应和睦相处,目前的局面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不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
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时候,双方曾就妥善处理历史、台湾以及钓鱼岛等问题达成了重要的谅解和共识,构成了中日复交的前提,也打下了两国重归友好的基础。但是近来日本领导人的一系列言行背叛了中日复交的精神,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根基,中国人民当然不会、也不可能答应。
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如果日本某些人执意要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我相信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
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中国日报》记者:过去一年中国和拉美地区国家互动频繁,今年中国-拉共体论坛将正式成立。您能否介绍一下今年中国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国和拉美地区国家关系有何期待?
王毅: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我想最贴切的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年中拉关系又面临“更上一层楼”的历史机遇。
一是习近平主席将应邀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并将访问一些拉美国家。二是最近拉共体峰会一致通过了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的特别声明。我们将争取年内正式启动这一论坛,并召开首届部长级会议。这将是中拉关系史上一次重大突破。
我对今年的中拉关系充满期待。另外,我想中国的球迷们也对今年的巴西世界杯充满期待。
韩国广播公司记者:现在朝鲜半岛的局势很紧张,中国如何看待朝鲜半岛的局势?六方会谈重启还有希望吗?中国是六方会谈的主席国,中国将为重启会谈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
王毅:朝鲜半岛就在中国的家门口。在半岛问题上,我们始终有一条“红线”,就是绝不允许生战生乱。我想这也完全符合半岛南北双方,以及本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
如何来处理当前的半岛问题?如果要打一个比喻的话,就是要做好三件事,“爬坡、过坎、走正道”。
首先要爬无核化这个“坡”。核问题是目前的症结所在,只有实现了无核化,半岛才有真正和持久的和平。不管这个坡多长、多陡,我们都要锲而不舍,坚持到底。
二是要迈过缺乏互信这道“坎”。有关各方,尤其是朝美双方严重缺乏互信,这是挡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这道坎导致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六方会谈几度中断。所以我们希望各方能够保持克制,释放善意,一点一滴地积累互信。
三是要走对话解决这条“正道”。对抗只能带来紧张,战争更会造成灾难,所以平等对话、协商谈判才是正道。六方会谈是目前唯一能够被各方所接受的对话机制,作为主席国,我们希望能够尽早复谈,谈比不谈好,早谈比晚谈好。
南非电视台记者:近年来,中国在非洲很活跃,但是外界对于中国和非洲之间的交往有一些不一样的评价,尤其是西方。您怎么看?
王毅:我想中非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首先,中非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在中国还没有摆脱贫困的时候,我们就勒紧裤带支援非洲兄弟的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非洲的兄弟们则把新中国抬进了联合国。
其次,中非是平等合作的好朋友。中国对非合作从不居高临下,从不干涉内政,也从不开空头支票。我告诉你一个数字,迄今中国为非洲已经援建了1000多个成套项目,没有附加过任何政治条件。仅这一基本事实就可以使任何针对中国的不实之词苍白无力。
第三,中非还是共同发展的好伙伴。今年1月我访问非洲的时候,很多非洲朋友当面告诉我,非洲这些年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对非合作的拉动,并且还带动了其他国家纷纷加大对非洲的投入。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首访非洲50周年,中非友谊代代相传。习近平主席去年成功访非。李克强总理今年也将踏上非洲的土地,这将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非。中非合作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新社记者:您在上任外长之初就到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考察,强调外交官要随时倾听民众心声,维护民众利益。您还表示要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请问外交部下一步将如何维护中国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和安全?
王毅: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一贯宗旨。我和我的同事们经常收到民众的来信,一位河南女士的来信让我非常感动,我想跟大家披露一下。她的丈夫远赴海外打工,但却不幸蒙冤入狱。后来经过使馆据理力争,终于无罪释放,回家跟家人团聚。这位女士在信中写道:“是你们拯救了这个破碎的家,你们是我们最亲的人”。老百姓把我们当做最亲的人,是外交人员的最高荣誉。
现在中国每年出境人数达到近1亿人次,中国在海外的企业也已经有2万多家,保护中国在海外公民和机构的正当权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公民到国外打开手机,收到的第一条短信就是外交部的,告诉大家各种注意事项以及使领馆的联系电话。我们每年要处理几万起领事保护案件,小到补办证件、联系亲友,大到解救被绑架的人质,开展大规模的撤侨活动等。只要同胞们有需要,不管再困难、再危险,我们的外交官都会出现在大家面前,竭尽所能提供帮助。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全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大力提高领事保护与服务水平。我想预先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外交部将在年内建成领事保护与服务全球应急呼叫中心,这是一个24小时的电话热线。今后,我们的同胞不管走到世界哪个角落,一旦遇到危难,就能在第一时间与祖国取得联系,听到祖国的声音。
外交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愿意为每一位怀揣梦想走出国门的同胞遮风挡雨,成为大家可以依靠的坚强后盾。
哈萨克通讯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又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项倡议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外交的新概念。中方推出这样的倡议出于什么考虑?将如何推进?
王毅:丝绸之路是中国人2000年前率先走出来的,但这条路是属于全世界的。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和平、友好、开放和包容,这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正像这位记者所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的时候提出来的。后来在印度尼西亚,习主席又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一陆一海两大倡议是以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西开放为契机,为古老的丝绸之路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与各国一道,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两只强劲的翅膀。
“一带一路”的主线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优先是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方式是平等协商、循序渐进。目的更清楚,就是合作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大门是敞开的,与本地区现存的各种机制与设想并行不悖。我们欢迎本地区以及有意愿的国家都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共同建设,共同受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您刚才回答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可以感受到外交工作是十分繁重的。您能不能谈一下过去一年,您个人工作的感受?
王毅:作为第一次外长记者会,我知道免不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告诉各位的是,作为中国外交队伍中的一员,能够在我们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时期从事外交工作,我和我的同事们一样,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们外交人员要切实履行忠诚、使命、奉献这一核心价值观。我们的工作是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职责是为民族担当、为国家争光、为人民服务。
要办好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我们首先要有底气。底气来自于祖国的强盛。今天的中国正在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重要目标。祖国和人民是我们的坚实后盾,和平发展是我们的坚定方针。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为民族复兴营造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还要有骨气。骨气来自于民族的自豪。近代以来的百年屈辱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对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抱有强烈的情感,我们对世界事务有自己的判断。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际公理,这是中国外交人员的风骨,也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一个基础。
我们同时还要大气。大气来自于文明的自信。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要从博大精深的文明积淀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向世人展示我们中国人的从容、自信、开放和进取。
记者会历时1小时35分钟,500多名中外记者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