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孝友忠信”是《宋史》对司马光的评价。这四个富有灵魂的汉字,犹如四颗滚滚燃烧的太阳,隔着千年的时空都能感觉到它的温暖与光芒。司马光可不是一般的官,说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毫不为过。太后悯其老迈,感其忠诚,敬其高洁,特许其可以在家看文件,朝堂之上也可不用拘礼。然而,实际情形却是:“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这哪像元老重臣一国宰相啊?分明就是令普通如妇女儿童和贩夫走卒之辈引以为傲的闾里乡邻和慈祥长辈。司马光的亲和温暖了千千万万人的心,他的人情味儿让他永远走进了他们的心中。
少年的司马光能在紧急情况下不慌不乱,沉着、机智地将人从水缸中救出,成年之后更是以其杰出的才华和表现引起广泛关注。刚刚二十岁的司马光就一举考中进士甲科,旋即被中央政府任命为奉礼郎,签书武成军判官,大理评事,补国子直讲。他无论在哪里,都显得训练有素。“居处有法,动作有礼”。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极有希望的政治新星。枢密副使庞籍看上了他,就想当一回伯乐。庞籍认为玉不琢,不成器,要有大出息,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因此庞籍力荐司马光出任并州(今太原)通判,到基层去摔打,负责粮运、水利和诉讼等工作。
当时的并州可不像今天这样稳定繁荣,而是正处于与西夏国的交界地带,实打实的高危边疆,经常爆发冲突。针对西夏的布防一直是北宋的重中之重,丝毫不敢马虎。名将狄青、范仲淹等都曾经略过并州,但从来也没有找到过治本之策。经过长期观察,司马光有了好主意,就是在靠近西夏边境线上北宋一侧,修筑两个坚固无比的城堡,成掎角之势,有效钳制西夏人的攻势。另外,再招募百姓来此地耕种,实现兵民一体护边防,使危机四伏的边境线变成固若金汤的钢铁防线。他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具体负责安全的枢密院,庞籍对此连声叫好,暗喜自己没有看错人,于是就派将军郭恩去组织实施。郭恩在战场上确实是一员勇将,却没有多少谋略。要知道,这可不是简单地去筑两个城堡就得了,而是去完成一个富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因为这个战略一旦实施成功,西夏就会被牢牢钳制住。西夏对此也十分明白,因此拿出奇兵,一举消灭了郭恩的军队。
军事上的失利,震动了宋朝上下。朝上一议,顿时明朗:计是好计,可惜用人不当。军事失利的直接后果就是挫了大宋的军威,其次就是这个战略再也无法实施了。责任追究下来,庞籍被免职。司马光本来是好心,事成之后,于国家可以免去不少战乱之苦,同时省却好多粮饷军费,于自己的恩人还能立上一功,没想到却是这个结局。司马光非常内疚,寝食不安,三次上书朝廷请求辞职,承担责任,但没有得到允许。事情过去多年,司马光一直没有忘记。庞籍死后,司马光便拜他的妻子为母亲,奉养甚恭,直到她去世。他对庞籍的儿子也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手足情深,无微不至,在时人中可谓有口皆碑。
司马光一生俭朴,甚至到了寒酸的地步。他的俸禄都花到哪里去了呢?关于这笔账,司马光的众多落魄亲友以及数不清的穷困人家最清楚,因为就是花在了他们身上。他们最清楚宰相的人情味儿有多么深厚。
关于司马光的人情味儿,与他相濡以沫数十年的妻子感触最深。结婚三十年,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也从未想过纳妾。夫人瞒着他买一美女到家,自己借故外出。司马光毫不理会夫人的一番“美意”。夫人又安排一名负有“重任”的丫鬟去书房为他送茶,司马光只顾看书。当这个丫鬟意有所指地说:“老爷此是何书?”司马光眼皮都没抬,郑重其事地说:“此是《尚书》。”丫鬟闻言,知趣地再也不敢来打扰了。需知,当时的士大夫纳妾蓄妓蔚为风尚,可司马光终生没有再娶,只收养了族人子侄司马康作为自己的后人。
关于司马光的人情味儿,他的哥哥最有发言权。哥哥八十多岁了,司马光一直敬若父亲,每次回家上坟后,都要亲自上门看望哥哥,年年如此。“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
关于司马光的人情味儿,天下的百姓感同身受。看,这就是他一次次的上疏和廷辩:“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与王介甫书》):“务令百姓敢营生计,则家给人足,庶几可望矣”(《论衙前札子》):“凡布施恩泽,应从下开始;而裁减用度,则应从上开始”(《乞听宰臣等辞免郊赐札子》)。
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自外地回到开封。闻听消息,人们从各处涌来,欢呼雀跃,“万人环之,如渴赴泉”。
这天地间最朴素最珍贵的情愫,都一股脑儿地倾倒给司马光。司马光受之无愧。因为这不过是宰相人情味儿和人格魅力的回音壁而已。
“为官择人”与“为人择官” | 2015-05-18 |
盛唐气象谁奠基(图) | 2015-05-18 |
晏子的清廉作风 | 2015-05-18 |
“宰相驺从之盛,自林甫始” | 2015-05-18 |
公烛之下不展家书 | 2015-05-18 |
署名问题原本可以成为美谈 | 2015-05-18 |
《资治通鉴》中的齐家之道 | 2015-05-18 |
切忌在岗“养生” | 2015-05-18 |
漫话“公恩私谢” | 2015-05-18 |
读史何以使人明智 | 2015-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