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胡晓义: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符合国情
——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
苏 琳//www.workercn.cn2013-12-12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本报记者 苏 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概念,如何理解?渐进式有什么好处?

  胡晓义:综合分析我国劳动力供求和老龄化程度等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参考国际经验,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和诉求,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既能确保政策调整前后平稳过渡,也不会对当期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

  根据我们对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初步学习和理解,渐进式包含多层含义: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预告,不能今年宣布明年就实施,而要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二是要分步走,比如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三是要迈小步,比如每年只延迟几个月,小步徐趋,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四是要多措并举,在延迟退休的同时,严格控制提前退休,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并研究支持中老年人就业的扶持政策等,最大限度降低对相关群体的不利影响。

  记者:我国为什么现在提出研究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胡晓义:退休年龄是一项重大社会经济政策。其确定和调整,与人民健康水平、人口结构及变化趋势、就业局势、劳动条件、人力资源合理利用诸多因素直接相关,与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源的分布状态也密切相关。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对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和蕴含的矛盾看,确有必要将研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上日程。主要有4个背景情况:

  (一)人均寿命大大延长。随着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目前我国城镇人均预期寿命达75岁以上;加上劳动条件改善,平均劳动强度比以前大大降低。这意味着劳动者平均有劳动能力的年龄段实际在延长。如果继续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与人口预期寿命大幅提高的情况不相适应,甚至出现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超过缴费年限的现象,将导致创造财富少而消耗财富多,其结果是,一方面使社会财富分配不平衡,不利于调动中青年人劳动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也得不到持续、合理提高。

  (二)就业局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总的就业形势依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但2012年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绝对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预示着未来我国劳动力将逐步进入供给总量减少时期。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是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供给作支撑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滥用青壮年劳动力的粗放方式,更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加强技能培训、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都是增加劳动力供给量、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三)人口老龄化高峰加速到来。2012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94亿人,占总人口的14.3%,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今年将超过2亿人。从全国劳动力资源与老年人口的比值看,2007年为6.85:1,5年后急剧降到4.83: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的抚养比(缴费者与领取待遇者之间的比例)为3.03:1,负担相当沉重。而这还只是老龄化初期。据预测,2030年前后,我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期,2053年将达到峰值,届时老年人口4.8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35%;而养老保险抚养比也将提高到2:1以下,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并形成起始工作年龄普遍推后的格局。如果退休年龄仍维持较低水平,将限制中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女性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并影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许多专业技术岗位(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而且这种高端人力资源的替代弹性较低。如果早早退休,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