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成长春:扎根中国大地 挺起时代脊梁
——访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
郑晋鸣//www.workercn.cn2014-06-19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 (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全国高校持续掀起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热潮。最近记者走进江苏南通大学,邀请学校党委书记成长春畅谈学习体会和工作展望。

  记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需要高校更加注重凝心聚力,更加注重强基固本。作为履新就任地方综合性大学领导班子的班长,您认为怎样才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成长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常学常新、常用常新。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肩上担子倍感沉甸,脚下道路尤须走稳,办好中国大学就必须扎根中国大地,挺起时代脊梁。

  一要科学定位,办有“远见卓识”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寻求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形势下,每所大学必须找准定位、多元发展,以远见的眼光和措施,洞察自身的资源约束与潜在的风险,赋予大学超前的战略构想和实施策略。

  二要聚焦质量,办有“创新精神”的大学。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反思与质疑、合作与探究、创新与创业的能力,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全面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符合学校发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扎根地方需求,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开放式研究机构为平台、重大项目为纽带的多样化科研组织新机制,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要服务社会,办有“责任担当”的大学。大学应主动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协同创新;应主动与科技、产业、文化相互对接,互动共赢。在服务社会中担当责任,打造创新团队,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大学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为区域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

  四要营造环境,办有“文化品位”的大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建设大学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特质,大力提升学校文化的精神凝聚力、载体再生力和品牌创新力,切实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的神圣使命。

  记者:高等教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所大学如何递交时代大考的答卷,如何汇聚立德树人的正能量?

  成长春:“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青年学生,要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这就要求我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精髓,将德作为考量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关系的最高范畴和基本准则。

  党和政府对高校事业发展的召唤,就是前进动力;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期待,就是价值取向;师生员工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我们要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深厚民族情结、浓厚国家情愫、博大世界情怀的学子。

  记者:通大人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以炽热情怀书写事业发展新篇章?

  成长春:“大鹏之举,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

  建校之初,先校长、著名教育实业家张謇,就推崇“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学校孕育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莫文隋,涌现出广东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等为代表的众多杰出校友,特别是近两年取得了两大标志性成果——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开启了通大人出彩的卷轴。

  “本立而道生”。我们要牢固确立“三个自信”坚定信念,肩负“两个巩固”历史重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学科专业基础与职业能力训练相结合。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坚持对接行业,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机制,着力打造外有产业链、内有学科链的专业群;坚持模式创新,探索以卓越人才为引领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记者:发展仍是高等教育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您认为高校事业发展怎样才能发挥“钉钉子精神”,迈开跨越新步伐?

  成长春:“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哈佛,中国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江苏省委明确提出“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这就促使我们必须发挥“钉钉子精神”,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服务社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通大学确立了“跨江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办学新思路,正奋力开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新征程。

  一要选准跨江发展的发力点,打破地域限制,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跻身长三角一体化和都市圈建设进程。二要确立转型发展的支撑点,提升办学层次,调整结构,争先进位,实现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三要培育内涵发展的增长点,推进协同创新,锁定方向,合力突破,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并确保效益最大化。四要打造特色发展的新亮点,激活比较优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抢占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席位。(本报记者 郑晋鸣)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