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国际社会持续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积极评价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的努力。诸如“逆行者”“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也成为热词。
抗疫热词如何准确地翻译成英语?长期从事跨文化交流研究的陆建非教授,从“微言大义”谈起,一步步将思考引向深入。
要有“抠字”“炼字”的意识和能力
解放周末:“逆行者”这样的热词,怎么翻译比较好?
陆建非: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逆行者”一词不能“硬译”。我关注到国内外英语媒体的一些译例,如将其翻译为“不同于平民跑的方向,一头冲往灾害的英雄”,或者“逆向奔跑的最美丽的人”。无一例外,都用了一两句话来解释,而不是严格对应中文。可见,通过“意译”才能“达意”。
解放周末:“火神”和“雷神”又该怎样翻译?
陆建非:“火神”和“雷神”在中西文化中的渊源、寓意不尽相同。我建议,由汉语拼音译出为妥,可以更好地彰显中国速度和中国特色。
海内外媒体在语言切换上的一些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乃至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我们在阅读和传递信息时,应当提醒自己:既要知己知彼,也得有“抠字”“炼字”的意识和能力。
解放周末:在外媒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您会担心“错译”“误读”吗?
陆建非: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有些外媒此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英译过于草率,甚至带有歧视和偏见。事实上,始于1976年后又多次暴发的埃博拉病毒、2003年流行的SARS、2012年发现的MERS,都是由世卫组织对病毒引起的疾病予以科学规范命名,而对新发现的病毒命名则由独立于世卫组织的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来承担,为的就是力避歧视和误解。
1985年,英国在本土首次发现疯牛病毒。有人将其称之为“英伦疯牛病毒”,英国政府立马抗议,英国民众也很不高兴。后来,世卫组织就规范定名为“疯牛病”,医学上也称为牛海绵状脑病。
任何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国家和种族之间的问题,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有意识地避免“科盲”引发的心理恐慌,甚至激发文化冲撞。疫情当头,“地球村”需要的是集体智慧、共同行动。
翻译是语言切换的再创作
解放周末:回顾2019年,有机构专门评出“十大翻译热词”,其中包括“不忘初心”。这一具有中国风格和时代印记的词语,能否得到准确译介?
陆建非:“2019年十大翻译热词”是由《英语世界》发起评选的。翻译是两种语言切换的再创作艺术,见仁见智。如同“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如何翻译“不忘初心”,也不乏可圈可点的多个版本。例如,有人建议借用“Stay gold”来强调要像金子一样,无论环境怎么变化,不改本色。这和一个经典翻译相类似。2005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他送给毕业生一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直译是“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意译为“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在中华大地上,“不忘初心”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更重要的意义。据我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翻译时吸纳了众多海外专家的意见,“不忘初心”的英语译文最终定为“永远不要忘记你为什么出发”,通俗简约,达意得体。
解放周末:我们已经进入鼠年。老鼠在中国被赋予具有灵性、生命力旺盛等美好的寓意。西方文化又是怎么看待鼠的?
陆建非:在英语世界,老鼠具有敏捷、机灵和狡猾的喻义,因此便有了“一只老鼠不只有一个巢穴”的谚语。同样的意象,中文里常用“狡兔三窟”来形容。在中国人眼中,老鼠往往与“小”联系在一起,因此成语“胆小如鼠”可谓老少皆知。
不过,不同的文化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汉语中有“富宅肥鼠”的说法,英语里则有“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一说。
应该说,英语世界的“厌鼠情结”并不是很强。例如,当讲到小人物有时也起大作用时,有句源自《伊索寓言》的英语谚语可直译为“狮子也有感谢老鼠的时候”或者“狮子也有依赖耗子的时候”。所以说,在迪士尼乐园中,米老鼠和狮子王常常同时亮相,这也就不奇怪了。
语言教学实质上是人文素养的教育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好的译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陆建非:从研究的角度来看,翻译应该说没有“标准版本”。很多作品主要靠译者的理解,实现所谓的飞跃和抵达。这是陆谷孙先生的讲法。译者要飞跃起来寻找着陆点,觉得哪个着陆点适合了,那就可以降落抵达了。
高质量的翻译更多的是一种半创作能力,基本要求是“信达雅”,要忠实原文、措辞典雅、表达流畅。这对译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觉得,译者首先得是个杂家,要有阅历。这个阅历包括生活和阅读两个方面,要善于跨界理解,擅长思维方式的切换。
对母语的虔诚至关重要,掌握程度永无止境。一些译者对英语能够钻进去,但母语的表达实在是功力不够。我的看法是,万万不能以牺牲母语为代价去一知半解地学习英语,更不要盲目地推崇英语。
解放周末:在当代中国,英语特别是英语教育的地位是不是过于拔高了?
陆建非: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是全球化,英语的地位应该说越不会削弱。对英语课程的评价,我们应该避免情绪化的抱怨、宣泄和误判。学习英语确实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不应该过多地人为干扰英语课程的发展规律。面向未来,应当提倡一种以母语为主导、英语相伴相陪的教育氛围。
解放周末:当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幼儿童学英语的现象,这会不会影响母语的传承?
陆建非:从心理学、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在正式发育之前学习外语都不算太晚。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生理概念,叫布罗卡斯区。
研究显示,人在3岁至12岁间学习语言的时候,会直接把相关词语存入脑子里一个叫布罗卡斯的区域,这个区域专门负责语言功能。12岁之后学习的话,这个语言的信息就无法直接储存到布罗卡斯区,而只能来到记忆区。记忆区和布罗卡斯区要打通连接,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3岁至12岁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可称之为黄金时段。在西方世界,拉丁语盛行的时候,一些国家会把学习外语当作青春期的标志性仪式。
青春期之前的小孩,既能接受多种语言,也容易自如切换。我到外国访问,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个国家是卢森堡。卢森堡位于欧洲西北部,是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那里的孩子会说卢森堡语、法语、德语、英语,而且切换时不会发生混乱,恰恰证明了这个理论。
总的来看,语言是思维的方式、交际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任何类别的语言教学实质上是人文素养的教育,其魅力在于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使学习者“习得”而非“死记”,进而渐渐地敏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