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代中国自衰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断求索民族复兴之路。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李大钊在建党之际提出“中华民族之复活”概念。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努力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追逐“中国梦”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历史。就中国共产党开始成熟的中央领导来看,从毛泽东以来,一代代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都为逐梦不断谋划,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里不可能对众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的“中国梦”思想作具体介绍,只能以毛泽东等历届中央主要领导人作为代表来简要说明“中国梦”思想的历史发展,以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一、毛泽东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担当的民族复兴“中国梦”有两大使命,或者说分两个步骤:第一步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步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要使用“中国梦”表述的话,毛泽东的“中国梦”思想实际上有两个内容。
(一)毛泽东的“中国梦”,首先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深感近代中国被列强瓜分和欺凌的屈辱,赞同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认为国人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变法救国以大本大原为号召,“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为此,他在辛亥革命后投笔从戎,在新军当了4个月列兵。1921年7月,参与成立中国共产党,从此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他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狂妄野心,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发出呼吁:“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民族之林的能力。”“我们要为大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最后一滴血!”抗战全面爆发后,他领导中国人民军队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随后在解放战争中,他又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这样,经过22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新中国,“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实现了“中国梦”的第一步奋斗目标。
(二)毛泽东的“中国梦”,更是希望尽早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上最发达国家。
毛泽东虽然不是最早有民族复兴思想的革命家,但却是最早提出实现民族复兴战略设想的领导人。新中国成立时,他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中国的历史将开辟一个新时代。
在国家恢复国民经济以后,毛泽东提出准备经过10个五年计划,将我们现在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八大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我们国家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八大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四个现代化”的初始表述。它主要体现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将为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1957年春天,毛泽东先后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前一个报告中,他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要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在后一个讲话中,他对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有新的考虑,提出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提出的建设现代科学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1959年年底1960年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他进一步充实了这个思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他第一次比较完整地表述了“四个现代化”思想。
关于“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构想,毛泽东在1954年提出大概经过50年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设想后,在1956年党的八大期间又说: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在1962年1月七千人大会讲话中,接着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这实际上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随后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大约用三个五年计划,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是党和政府最早正式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重申了这个宏伟蓝图,成为在“文革”艰难岁月鼓舞人民的最强音。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的“中国梦”虽然未能完全实现,但为后来者的接力追逐找到正确方向积累了史鉴。
二、邓小平的“中国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经过拨乱反正,总结历史经验,实行改革开放,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的“中国梦”思想既贯穿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又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愿景。如果说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提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构想,那么真正制定实现民族复兴的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则是在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他的“中国梦”构想几经调整变化,愈益符合实际。
(一)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目标。
邓小平对民族复兴发展战略的思考,最初承续毛泽东的战略构想。他在1975年领导全面整顿时,曾强调要为实现四届人大提出的上述“两步走”设想而奋斗。到改革开放以后的1979年,他与时俱进,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对这个战略步骤开始调整。他说:早先“我们开了个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不是发达国家那样的现代化概念,即到20世纪末“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
对于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由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到只达到第三世界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大调整。它既考虑到国家基础弱、底子薄的实际状况,也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这个调整是向实事求是目标的一次跨越。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这次调整是正确的。
(二)邓小平“两步走”的最初设想,是到21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党的十二大前夕,邓小平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宏图作了进一步思考。他说: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是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第一步的任务,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再花30年到50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党的十二大将这个思想写进政治报告,就是20年翻两番,即从1981年算起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前10年打好基础,后10年快速发展。
邓小平解释翻两番说:“这意味着到本世纪末,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从总量说,就居于世界前列了。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他解释第二步宏伟目标说:“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这个思想,实际上是对毛泽东在上个世纪60年代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构想的具体化。
(三)邓小平对21世纪中叶战略目标由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调整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正式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邓小平说他是实事求是派,这也反映在他不断调整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上。从1987年3月开始,他降低了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指出:我们“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本世纪末,尽管我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八百到一千美元不算多,但是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一万亿美元。有了这个基础,再争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有希望的”。“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用事实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
对未来的战略目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与当时正在准备的党的十三大报告有关。党的十三大报告全篇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对国情的重新思考,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不能不作调整。
此后,邓小平对他的发展战略作了一个归纳。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到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很低,但是国家总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不仅明确概括了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而且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第三步目标称之为“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里讲的具体数据,虽因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和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已经超过,但这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明确了大致的时间表,从而成为邓小平“中国梦”的路线图。
三、江泽民为核心的三届中央的“中国梦”
江泽民作为党的总书记主持中央工作13年,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曲折的严峻关头,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江泽民不仅对未来中国发展的路线图和奋斗目标作了进一步深化,而且明确了后来提出“中国梦”的主题。
(一)细化了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四大再次肯定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鉴于党的十三大已宣布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的第一步目标基本实现,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了近期和长远的奋斗目标,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20年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完整的制度;在这个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就能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据此,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在21世纪前半叶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指出: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对邓小平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具体化。两次党代会都强调“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后来“中国梦”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