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坚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
甘日栋//www.workercn.cn2014-01-14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甘日栋

  问题意识是思维活动的逻辑起点,是创新精神的生命源泉,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书和动员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着眼于当今中国实际,坚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导向,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敢于直面问题,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团结带领各族人民锐意改革、扩大开放,在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重要篇章。可以说,改革开放35年的历程,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社会主义中国步步向前发展的伟大实践。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改革在取得历史性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如科技创新不足、产业结构不科学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以及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仍然存在;文化供给还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新媒体广泛应用带来了不少难题;贫富差距扩大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社会矛盾纠纷明显增多,利益固化、阶层固化、社会结构紧张等问题凸显;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物价上涨过快、食品药品安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变得日渐复杂和日趋尖锐。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和关键在于改革。但是,与以往相比,今天改革的深刻性、相关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没有全面、系统的改革,单向度改革难以奏效并时刻面临掣肘。这就意味着改革必须是多维度、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必须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治理转型,努力在调整重大利益关系上取得重要进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2 注重剖析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重要而坚实的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剖析问题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和城乡之间差异大,社会结构复杂程度高,文化特征也极不相同,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问题是客观存在、难以回避的,也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还将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风险。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需要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不会分析研究问题、善不善于“解剖麻雀”,不仅是对领导干部知识水平、能力素质的重要考量,而且是判断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紧密联系当今世界深刻变化和当今中国深刻变革的实际,联系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格外重视对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的剖析研究。例如,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助推经济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有效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成效差距,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实现人民各项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等等。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问题意识,真正深入基层、心系群众、接通地气,加强调查研究,拿着“显微镜”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检”,像查找优点那样查摆问题,从具体问题和细枝末节中找准症结,做到见微知著、管中窥豹、纤毫毕现;拿着“望远镜”认真审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障碍物”和“绊脚石”,科学评估风险,准确研判方向,理性选择路径,做到高瞻远瞩、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解剖,要挖得深、剥得细、辩得明,由浅到深,由点及面,由此及彼,指出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充分剖析依附于问题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内在机理,找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根本症结,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唯有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也才能对症下药。

  3 把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

  发现问题、剖析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急剧变迁必然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然而,一些领导干部没有问题意识,不敢直面问题,不善解决问题,以致引发更多的问题、产生更多的矛盾。例如,有的演“空城计”,刻意营造一种到处歌舞升平、毫无瑕疵的虚幻假象;有的碰到困难不是主动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走为上计”,不仅无益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既要科学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制度安排,又要以理性的态度面对问题“瓶颈”,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看待、研究、解决好前进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以及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勇敢地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路径。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思考,提出破解难题的有效办法和科学路径。越是“瓶颈”问题越要下真功夫,越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越要集中力量去解决。要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攀高峰,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让权力和权利规范有序、效率和公平相互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得益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谐共生。要敢于硬碰硬,敢于动真格,敢于拿起手术刀铲除各种“恶疮毒瘤”,为全面深化改革传播源源不断的正能量,给人以奋进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单位:南宁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