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从四方面建立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www.workercn.cn2014-03-11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刘翠萍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就决定了建立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的极端必要性。要用长效机制固化作风建设成果,用长效机制确保作风建设深入持续。

  确立调查研究机制

  开拓密切联系群众的途径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一是建立党员干部下基层工作制度。围绕党员干部走进农村基层,建立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围绕走进街道社区,建立完善社区建设工作联系点制度;围绕走进工厂企业,建立完善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围绕走进基层群众,建立完善走访群众制度;围绕走进社会各界,建立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党外人士制度。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和贫困村制度、市级部门联系乡镇和部门领导联系村制度、乡镇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村制度、普通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为党员干部了解社情民意、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提出制度要求。二是建立党员干部走访群众制度。统一印制《党员干部走访群众记载卡》,记载走访群众的家庭状况、生产情况、收入情况以及提出的意见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帮扶;推行党员领导干部“民情日记”制度,把“民情日记”纳入党员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实行定期走访调研制度,并对调研时间进行具体规定。

  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

  激励评价机制是提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积极性的“助推器”。一是完善群众评议机制,扩大群众评议对象的范围,从评议普通党员到评议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把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效果交给广大人民群众评判;推行党员干部“连心卡”制度,对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情况进行跟踪考察,由群众签字认可。二是完善党员干部考核办法,在年终考核上,重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加大干部考核时群众公认程度的组织认可力度,将群众的认可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党员干部提拔上,扩大群众参与度,关注干部的群众口碑;推行群众满意评选活动,让联系群众实效明显的党员干部得到组织的认可。三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联系群众好、群众评价高的干部,在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真正使那些密切联系群众、群众公认能力强的干部得到重用。

  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强化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

  监督约束机制是确保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的有效举措。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联系群众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全面实行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办事公开制度,建立党员干部定期向党代会、人代会、职代会汇报工作的制度。在一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公开有关办事政策、办事规程和办事结果。政法、纪检、监察和人事部门要设立群众举报信箱、监督电话,设立网上监督的新形式,把知情权、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

  创新服务群众机制

  实现密切联系群众的目的

  密切联系群众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群众。构建服务群众长效机制要在具体制度、实施载体的建立完善上下功夫。一是以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为重点,以广泛开展群众性服务工作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在农村进一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加大创新党群共同致富和党员联户活动力度;在窗口单位推广党员挂牌服务;在城市社区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点,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系统化的服务群众网络。二是建立健全亲民便民的服务机制。坚持推广行政服务(办事)中心,使各类行政审批做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设立便民综合服务窗口,在乡镇实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等,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三是建立和完善结对帮扶制度,尽心尽力解民困排民忧,千方百计促民富安民心。

  (作者为梧州市委党校副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