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专家解读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要对2014年有信心
//www.workercn.cn2014-03-14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更多

  

  央广网财经北京3月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第一次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先生,另外一位是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微博)先生,一起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要点。

  “困难比预料的要多,结果比预想的好”

  在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2013年是全面深刻改革的启动之年,是国务院新政全面推行的第一年。回顾2013年工作的时候,他用了一句“困难比预料的要多,结果比预想的好”令人印象深刻。

  对于困难比预料的多,多在哪里呢?结果比预想的好又好在哪里呢?王一鸣看来,去年的国际环境十分复杂,全球经济的复苏也是十分艰难,欧债危机有一段时间还在深化,新兴经济体一度比较大幅度下滑,这对我国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一个困难就是去年上半年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一季度GDP同比增长是7.8%,二季度回落到7.5,已经接近年度预期目标边界了,所以当时引起很多担忧。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去年有芦山地震,这也是原先没有预料到的。

  至于结果总的比预期的好,王一鸣表示,首先是我们GDP增长率还是如期实现了目标,而且比预期目标高0.2个百分点,全年是7.7,并且通胀水平也比预期目标低很多,基本实现了稳增长、低通胀这么一个总的目标。其次,就业尤其好,这个可能跟服务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联,去年新增就业城镇是1310万,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在经济增速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就业实现了高位增长。还有,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服务业的增加值占比达到了46.1%,第一次超过了制造业,这次结构调整应该说取得进展的很重要的标志。

  对此,周天勇进一步补充说,去年的经济形势最后出乎意料,结果比较好,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是稳住了速度,国际国内在年终的时候看空中国经济,觉得可能硬着陆,但我们还是保持了7.7,特别是下半年速度稳住了。第二,当国内外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了一些怀疑时,我们通过下半年的一系列措施把金融体系稳住了。第三,更重要的就是大家对于2014年经济形势的信心,制造业或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信心提起来了。

  经济增长速度处于换挡期使去年出口困难

  对于去年的中国出口困难和经济下行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王一鸣认为不完全是外部,外部也要通过内部来起作用,去年中国经济困难主要是因为我们正处在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由过去的两位数高位增长向7.5%左 右的中高速增长转换,中间会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再跟外部的因素相互叠加在一起,这就使得面临的困难可能多一点。

  王一鸣还分析,以往我国是投资和出口驱动经济增长,首先,尽管出口下半年有好转,特别是四季度,但上半年还是面临一些困难。同时,投资的增长,去年也有一定的回落,包括基础设施。由于融资的局限性,地方融资平台正在规范,包括制造业受到产能过剩的一些影响,企业利润的一些影响,投资有一定的回落,这个也使得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

  “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李克强总理也特别提到一句成就来之不易,前路困难问题还不少。总理说,一年来我们坚持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对此,周天勇分析,第一,宏观调控要稳有几层意思。首先是根据国内外大势,特别是国家经济形势它的整个宏观调控就是逐步的科学性、现代性来转变。其次,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来看,以前的宏观经济调控都是需求的,这一次它明确提出供给和需求要平衡,要加强供给的管理。最后,这次宏观调控没有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特别是国际舆论。2008年,我国受到国际舆论的影响就是要我国带头,要我国对全球负责。这次,我们要解决自身的问题,我们速度太快结构调整不过来,而且物价、房价压力比较大。

  第二,从微观政策上,总理的工作报告讲到改革对创业投资以及外部投资创新这些的门槛和限制,特别是工商注册管理制度以及行政投资审批制度这些大规模的减少,进行负面清单管理,这就是把微观搞活,大家都去创业,都去投资。

  第三,所谓社会政策托底,主要就是对低保、住房,特别是医疗这些,比如一个人失业了或者是在创业竞争中处于底层。这些一定要托底稳住。

  对此问题,王一鸣补充说,首先宏观政策要稳方面,就是去年新一届政府提出来的区间的概念,就是所谓稳政策要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只要经济在合理的区间之内,就是增长率就业率不跌破下限,通胀率不突破上限,就不做大的干预,就是保持政策的稳定,不做大的调整,这个给市场一个稳定的预期。比如去年上半年经济放缓了,我们并没有出手大力度的干预政策,使得市场觉得我们要继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那么市场预期开始稳定,资源配置功能就增强了,这样经济就开始企稳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其次,微观政策要活就是我们要让看不见的手管。

  报告中的经济数据解读:GDP CPI 失业率等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4年的GDP增长目标是7.5%,物价涨幅控制在3.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

  2013年,我们也提出7.5%的增长目标,起初遇到了困难,但后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那么主要靠的是什么,这个动力来自于哪?对此,王一鸣表示,第一,我们宏观调控还是有创新的,侧重于怎么更好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没有轻易的去出手大力度的这种干预措施,我们搞了三十多年市场经济,我们要信任市场经济,要相信市场有自我调节功能,看来这种路子取得了成效的。

  第二在微观层面上充分的放活市场主体,我们经常用的一句话是管住看得见的手,放开看不见的手,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工商登记,包括大幅度压缩政府行政审批权,然后建立一些市场规范,让市场主体更好的发挥作用。第三,对老百姓来说关键的一个就是我们要托底,保障最基本的民生,去年养老金还是提高了10%,保障房建设又在进一步推进,包括医改,医保这些改革都在推进。

  因此,我们去年取得这些成绩跟一揽子的政策应该说是有关联性的。王一鸣还进一步指出,其中市场起了关键的作用,如果我们再用2008年那一套的话,比如当经济上半年有下行压力,那我们就又去通过增加投资,这会带来很多成本,甚至很多负面的问题,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负债水平。

  王一鸣还认为,今年的7.5%,这是一个经过反复认证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最后达成的预期目标。因为GDP增长不光是一个经济总量的增长率,更重要它是一个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所以大家也非常关切。报告中说到7.5%左右,而确定这个目标,很重要一个就是又要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的信心。特别是在现在又有声音说中国经济又要怎么样怎么样,这种声音又在多起来,我们要有自信,要对自身经济的运行稳定增长有信心。同时我们也要围绕7.5%来配套,这样给市场一个稳定的预期。

  王一鸣还分析,把目标定为7.5%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就业和收入,保就业。而且更重要的以前我们不太说的要增收入,就是我们去年1300万实现了新增就业。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今年预期目标是1000万,这个比往年要高100万,往年我们定的900万,最起码的要保证充分的就业。同时,以7.5%的经济增速肯定能保证1000万上以上的就业,另外也可提高人们收入,让老百姓共享发展的成果。

  实现今年设定目标面临困难因素和对策

  与去年相比,实现今年设定的目标是否有难度,以及要考虑哪些因素,在周天勇看来,去年GDP速度达到7.7%,一个很关键的就是清税减费,总理说减掉了1500多亿的负担,600万户小微企业受益。第二,去年的企业注册登记增长率是27.6%,就是大规模的创业。这两条,对于速度的拉起非常的重要。

  对于能否实现今年7.5%的速度,周天勇认为,有一定的难度。比如,从国际市场的需求,比如我们已经到了速度的转型期,就是一些要素供给的成本上升,还有环境压力加大,所以总理说非常艰巨要达到7.5%的速度。但有利条件还是比较多,我们的人力资本扩大,国际经济也在复苏,今年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还有我们的创新驱动。

  关于今年物价3.5%,而去年是2.6%,周天勇认为考虑了这几个因素,第一是去年一些物价的水平的翘尾因素可能需要今年消化;第二是一些价格可能要改革,改革可能转移因素;第三是还有一些税收要改革,税改后,税收转移的物价到价格。第四要考虑外部的一些不确定性,主要是考虑比如国际变动,一些热钱的流入,资本的汇入汇出可能这些影响我们国内需求的问题,特别大宗一些农业进口商品的价格是不是稳定,都要考虑这些,所以定在3.5%是比较合适的。

  对今年物价设定3.5%,在王一鸣看来,物价今年定3.5%比今年GDP7.5%来说相对压力会小,实现7.5%左右的GDP增长还确实是要经过努力的,国内外环境正处在变化之中。相对物价来说,现在可以看几个方面,第一,外部输入性的这块,因为我们进口规模很大,现在由于全球经济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迷的,能源和资源的价格应该处在一个相对低位,因此,输入性膨胀的压力不是很大。当然除非出现大的特殊性事件,比如战争,可能会对原油价格形成高位的推动。

  第二,从国内来看,工业品这块,我们PPI是负增长,产能过剩就供大于求,这个压力不大。农产品应该说粮食十年增收储备还是非常充足的,也不会有大的起落。

  第三,我们要把握住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比如天然气等等,这种改革会有一定的释放。但是这可以根据价格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有序的来把控,就是改革的推进可以根据价格的形势来推进。

  所以从这几方面来判断,就是应该说控制在3.5%以内应该有把握。

  有不少观点担心,如果把去年全年到今年再连起来看的话,或难实现7.5%。对此,王一鸣分析,第一,从投资几大动力看,因为投资里面主要是三大板块,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制造业因为产能过剩增幅是会有回落的,基础设施受到融资渠道的制约。非要扩大投资,那就要扩大负债。房地产现在确实也在分化。要把投资稳定住,经济就肯定能稳住。现在我们这种模式,靠投资确实还有一定的下行压力,怎么办呢?就是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有的是投资。如果有一些领域要开放,民间投资肯定愿意进去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尤其要放宽准入,激活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为何报告中M2增速要保持13%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14的一些计划和政策的策略,先想听一下二位对于这一篇政府工作报告听下来两个多小时,两位觉得有哪些关键词是不得不提的呢?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哪些关键词是不得不提的,周天勇认为,M2增长13%左右,这是一个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上的关键点。这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是要有稳定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是大起大落。第二,要满足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响就业,如果M2低于13,或者12、11,会造成流动性不足,投资、就业、工厂的开工可能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要满足稳定物价和房价,如果货币投放的太多,那么物价房价就开始上涨。所以,13%左右,这是一个上下限。

  对于去年年终的时候出现了货币荒,钱荒的现象,也是在13.6这个增速的目标下,今年还会再出现吗?对此,王一鸣分析,钱荒的因素很复杂,不光是货币供应量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就是如果增加货币供应量就能解决。但如果不从体制机制上去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也很难从根本上来消除。

  至于2014年的货币信贷规模会是怎么样,是否会放大?对此,王一鸣指出,今年1月份确实也比较大,但现在更重要的是怎么样去更好的盘活货币信贷资源,更好的去盘活它,因为现在沉淀还是很大。大家老讨论M2总量是GDP的两倍还多,M2的总量已经超过美国了,说明我们的货币供应量并不小。为什么还感到钱很紧张呢?说明一定有沉淀,包括商业银行的融资,借短贷长,它资源错配了,贷出去的可能都是融资平台。房地产搞的都是比较长期的建设,但资金来源都是短期的,这个就很容易沉淀。还有,就是借新还旧这个也很容易沉淀。再一个可能就是有些货币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在体内循环,因为现在金融创新各种收益还是不错的。

  王一鸣进一步分析,这个确实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很好的去理顺这个问题。说到今年的报告令人印象最深还是强调了改革和开放,报告讲2014年的任务,第一条就说的重要领域改革要取得新突破,里面就各方面的改革特别是政府的简政放权要继续推进。这个是去年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了,今年因为这一届政府已经明确了1/3,要继续推进。另外对于财税、金融、混合所有制这些改革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路线图。还有,报告首先提改革,其次提开放,与以往有不同。

  王一鸣还称,我们用的一个词就是把改革开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这篇报告也体现了这种思想,不仅今年的工作安排把改革开放放在第一、第二位,而且在其他领域的工作部署上也充分体现了改革的精神。

  金融改革或让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对于报告中的金融改革亮点是什么,王一鸣称,利率市场化是第一步强调的,利率市场化现在应该说已经在有效的推进,我们贷款利率已经放开了,存款利率现在其实也在逐步的推进它的放开。还有,政府报告里也提出了就是鼓励民间资本发起中小银行,说明我们是期待今年能不能有实质性进展?比如能不能发几个牌照,这个就是有鲶鱼效应了,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王一鸣还分析,小金融机构类似小的是鲶鱼,但它是很也活力的,它进去了一定会在原有的格局上给你搅起浪花出来。就单是余额宝和几个宝就已经弄的金融市场已经不可开交,那想象放几个中小型的银行进来,它对利率市场的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利率市场化可能会有明显的推进,这是第一。其次,存款保险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因为确实市场化以后,市场竞争格局可能马上就会带来优胜劣汰这种局面,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必须的外部制度条件。

  财税体制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头戏

  在周天勇看来,财税体制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头戏,报告首先就是就是清费,总理一直谈到行政性乱收费的问题,就是要通过收费法定的原则,可能以后政府的大量的收费第一不合理的要清理,第二以后要收或者是改成税必须得通过法定。其次,所有的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全都要公开,要有阳光财政。

  另外进一步提到就是对企业减税轻负的问题,宏观上要实行我们讲的供给管理的调控政策,要减税,刺激经济增长,刺激创业、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在支出方面,一定要压缩三公经费,而且去年行政经费减少了5%,今年要继续压缩、继续减少,特别是三公经费要严格控制。并且总理也讲到,公务要只能减不能增的数量。所以,整个就是要使整个财政支出中行政公务支出的比例要压缩,要下降。

  在预算公开方面,地方政府以后借债要有财务报告的,就是不能光有预算报告,最后,财务报告就是到底借了多少钱,现在有多少资产能有现金,收入流是多少,最后借了这么多债,GDP的负债率这么高能不能还的起,而且要在二中全会、三中全会,三中全会以后,债务都要有审计的,最后当了一任领导借了一屁股债,这个东西是不合格的领导。

  最后,这次工作报告提出就是不动产登记和房地产税的立法,今年可能是个立法年,就是通过各界的讨论房产地税到底怎么改、怎么弄?要集各方面的方案和集各方面的意见,最后要通过立法来设立这么一个新的税种。所以,今年是房地产税立法可能是很重要的一年。

  要着力解决进城人口市民化问题

  报告里指出,要解决3个一亿人的问题,要促进以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还要改造一亿人居住的城镇的棚户区。至于在城镇化方面有哪些亮点,王一鸣分析说,过去这些年,城镇化确实进展非常快,但是进展更多的表现为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北京为例,王一鸣当年刚来北京的时候三环以外就是看到农田了,现在已经四环、五环、六环,再修七环就修到河北去了。总之,我们城市建设横向面扩张非常快,纵向面高楼越修越高,我国很多城市的高楼是世界上可能最多的。

  王一鸣表示,我们现在需要一个战略性调整就是人的城镇化。尽管面积迅速扩大,楼越修越高,但是我们进入城镇的这部分转移人口没有市民化,不止一个亿,我们要着手解决这一个亿,让它能够慢慢的市民化,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基本的工作服务和权利。这是很多人的期盼,很多人的心声。农民工进城了,子女不能享受同等的业务教育,高考要异地去高考,看病没有医保。这就不是真正的城镇化。

  王一鸣还进一步指出,现在就是有了户籍还要落实是不是真正市民化。有的现在有解决户籍,但是可能有些问题上没有根本的解决,所以这是必须解决的。第二,随着城市的扩围,出现了城中村的问题,棚户区的问题,这些都要解决。总理也说了,绝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这个也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还有,就是要中西部地区要就地解决就近城镇化,就是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当然它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产业支撑,通过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来吸纳更多的转移人口,能够在本地就业。所以,很多人也就不愿意出来了,为什么不愿意出来?因为出来多费劲啊,背井离乡的,子女、家庭、老人,因此,很多人尽管可能他的工资低一点,但是要出来的话生活成本很高。现在说老实话,中西部这种产业转移规模还是非常大的,如果真去看了真是觉得我们沿海包括一些成本已经支撑不住的产业在陆陆续续的转移,包括一些加工贸易,这对就业的吸引力还是很高。所以,这三个1个亿就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这以后可检验、可评估。

  周天勇补充说,把人的城市化提炼一下,就是通过两个制度的设计。一个就是对户籍差别,差别户籍政策,比如说中小城镇、小城市户籍放开;第二个是居住证制度,比如说一些大城市,用这两个制度的安排解决5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户籍市民化、第二居住市民化,比如一千万的居住问题,教育市民化,比如带来的孩子要能就学,社保市民化。我们初步的统一养老接轨这些接续,还有一个就是政府要提供公共服务,各方面的市民化。最后,以后政府的公共财政的安排这块支出,不能说农民工带了孩子不能教育没支出。还有一个就是规划建设,城市规划建设中不能一边高楼一边是棚户区,一定要通过规划建设来实现农民进程的市民化。

  王一鸣还从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刚才说的都是很美好的,但是要花钱的,钱从哪里?我们说的都是有成本的,市民化进公立学校,进保障性住房,进社保都要钱的。所以,要怎么在实践中推进一个成本的共担机制,就是可能几方都要来分担,因为如果全部归地方政府,那可能有的地方有这种愿望,但是它承受不起;可能现在产业繁荣的时候它还有一点财力,以后成本提高了,产业转移了,它怎么能背的动?所以,这需要我们去摸索一种多方共担的,包括转移人口也要分担一部分,那么怎么来分担呢?就需要一些制度层面上的探索和创新。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能读出哪些投资机会

  对于投资者朋友来说,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可以发掘一些什么样的亮点呢?特别是哪些可能行业里面会出现今年最热门的股票?

  对此,周天勇建议说,我们整个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服务业在发展,去年第一次服务业超过制造业,服务业中比如养老、健康、信息消费、文化消费这些越来越多,像快的、网络、网络就业等,这些产业都是一些新的产业,或者增长中的产业。另外就是,我们的制造业也在转型升级,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需要大的东西出去,比如总理讲的核电,4G网络通讯移动通讯技术以及高铁等,这些也是成长型的。比如在治理雾霾方面,我们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很安全的,像我国自主创新的CAP1000,这个项目就能避免像福岛核电这样大的风险,这些在沿海在内陆的,如果像总理讲的能够大发展,就能减少煤炭发电形成的这种雾霾、粉尘等。

  王一鸣总结说,服务消费是块新兴成长领域,有新的投资价值,而且有新的现在有投资价值而且有很多新的市场主体。第二,节能环保这块的潜力非常大,特别是一些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这可能是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外电也在报告称中国要建最大的雾霾实验室,随着科研的推进,关联的技术也会形成,然后推进产业化。再就是,过去出口主要是消费品,很有竞争力,现在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消费品的出口比重开始有所下降了,投资品的出口在增加,这就是设备出口,这些关联的,包括输配电、高铁这些技术也都有投资机会。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