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改革总目标与三个根本机制
韩庆祥
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入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们可以从许多角度理解改革总目标,这里着重从社会发展的动力、平衡、调整三个根本机制角度来理解。
改革总目标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的
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以后,我们面对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把蛋糕做大,所以,邓小平同志讲发展才是硬道理。从国际上看,可以借用大卫·哈维提出的时空压缩概念来分析,就是发达国家几百年时间完成的现代化建设任务,我国要在很短时间完成。这样,发达国家几百年时间逐渐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国会在很短时间集中出现。国内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际的背景是时空压缩,这两个背景要求我们必须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做大,从民众角度来讲,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让一切创新能力迸发;从社会角度来讲,就是让一切生产要素都充分释放能量并作出更大贡献;从国家角度来讲,就是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我们国家的力量、资源集中到解决主要矛盾、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们的蛋糕相对做大了,我国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邓小平同志称为“发展起来以后”的阶段。现在是初步发展起来以后的阶段,即蛋糕相对做大以后大家都想分蛋糕的阶段,也就是进入了表达诉求、矛盾多发、攻坚克难的阶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美国一个哲学家说过,当一个人为肚子而苦恼的时候,他只有一种苦恼;当肚子的苦恼解决之后,他会面临无穷无尽的苦恼。蛋糕做大以后大家都想分蛋糕,都想表达诉求,如参与诉求、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等。当前,民众表达诉求的愿望日趋增强,而且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满足诉求,需要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条件。在客观条件方面,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资源配置也不够合理。在主观条件方面,总体来讲,公民的文明素养还有待提高,比如,不少人多讲民主而不讲法制,多讲自由而不想守纪律,多讲利益而不讲担当,多讲自主而不愿承担责任,多讲权利而不讲义务,多讲索取而不讲奉献,多关注利害而不关注是非,注重表达诉求而不大注重诉求是否合理合法。这样就进入了矛盾多发期。如果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绕着矛盾走,结果就是高楼大厦很多、矛盾也堆积成山。这就需要攻坚克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挥好动力、平衡和调整三个根本机制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最根本的问题即影响我国发展命运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改革、发展、稳定。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总问题、根本问题,这个总问题、根本问题在这个阶段显得更加突出了。发展与动力机制有关,稳定与平衡机制有关,改革说到底是调整机制。这三个机制是我国现代化进入目前阶段面临的总机制或根本机制。一个社会没有动力,就好比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个社会失去平衡,就好比一匹脱缰的野马。既要有动力又要达到和谐,全面深化改革这个调整机制是关键。那么,怎样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性问题?怎样发挥好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调整机制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破解这些根本性问题的,就是要发挥好这三个机制的作用。
要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一根本性或命运性问题,发挥好三个根本机制的作用,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就必须实现现代化。一是由过去相对注重国家管制走向注重国家法治,注重法治及制度的力量;二是由过去相对注重国家统治走向现代共治,即国家的“法”治、社会的“自”治、公民的“能”治和“德”治。这种共治的治理体系实质上涉及的是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就必须发挥好国家和政府的法治力量、社会的自治力量、公民的能治和德治力量;三是由国家的权力管制走向国家的能治,即靠能力来治理。过去我们主要是靠权力来管制,现在我们要更多发挥政府及其官员的能力,发挥能治的关键作用。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
推动“五力”下沉 创新社会治理
曹力伟
大庆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大庆市既提前面临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又较早遇到一般性城市“成长的烦恼”——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有些表现还比较突出。从战略和长远发展看,维护大庆的和谐稳定,不仅关系当地百姓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整个国家的能源安全。
基于这种认识,大庆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以变应变的社会治理理念,坚持群众导向、基层导向、问题导向,努力健全人力、物力、财力、权力、注意力“五力”下沉的体制机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宜居宜业环境,夯实基层执政基础。从2005年开始,先后启动公安体制改革、社会管理领导体制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采取扁平化治理方式,纵向减少管理层级,横向整合机构和职责,增强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体制性保障。同时,通过创新警务工作机制、民生工作机制、社区工作机制,逐步变一元管理为多元治理、变重管控为重服务,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认同感、幸福感。
在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有以下三点体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把群众工作作为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努力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在政策、制度、方法等设计上适应和满足群众的需要,变过去“下面跟着上面干”为“上面围绕下面转、各级围绕群众转”。
必须增强问题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治理是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加强和完善的。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进而提高执政能力、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敢于突破藩篱,克服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
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必然要求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下足功夫。体制改革往往“伤筋动骨”,既需要认准大方向,又需要胆识和勇气。配套机制建设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凸显体制优势、解决后续问题都十分关键。我们坚持改体制与建机制同步,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科学高效的社会管理体系、和谐顺畅的社会关系协调体系、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动员体系和防控有力的社会安全体系,以体系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社会治理立体化、科学化、常态化,以此确保创新社会治理探索“蹄疾步稳”。
(作者为黑龙江省大庆市委常委、公安局长)
探索山区建设和治理路径
谢修振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需要国家层面治理体系建构和治理能力提升,又需要省、市、县乃至乡镇等各级从多方面进行治理探索和能力提升。其中,如何在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向来是地方建设和治理实践中的一个难题。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厉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厉庄产业园”)的建设和治理实践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厉庄产业园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地区,是革命老区,上世纪80年代还全部是荒山秃岭。村民自发进行土地平整,当时的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山区开发、水土治理当作“向山区进军要效益”的第一抓手。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强化配套、打造产业、突出效益、擦亮品牌”的山区治理思路,经过近30年的努力,厉庄生态农业建设和山区治理取得了可喜进展,厉庄产业园的山区建设和治理创新初见成效。
创新机制,不唱独角戏。山区建设和治理首先要夯实生产生活基础,实施改土、治水、植树、修路、办电等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如果只是政府唱独角戏那就不是治理,治理要调动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厉庄产业园积极引导山区土地向规模基地聚集,推出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模式,形成政府扶持引导、社会主动投入、大户积极参与的开发机制。在资金投入上,形成“项目资金搭台、支农资金引导、‘三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项目运行上,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有效化解了主体不明、投资不足、管理不到位、效益难发挥等难题。
科技兴农,开拓致富路。山区建设和治理应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协调各个部门的力量,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富有特色的林果业、种养业以及相关加工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开拓广阔空间和领域,进而全面推进山区农村小康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厉庄产业园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高度重视新品种引进示范、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型农民培育带动、示范园区建设辐射等工作,建立健全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了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打造特色,提升竞争力。做好山区建设和治理这篇文章,必须注重培育带动力强、影响面广的特色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山区综合开发水平,走出一条符合山区特点的产业发展路子。厉庄产业园充分利用丘陵山区资源比较优势,全力打造大樱桃、猕猴桃、蓝莓等特色产业,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使特色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同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不断提高深加工水平,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开发综合效益和山区发展竞争力。
发展旅游,带动产业升级。山区建设和治理应从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实际出发,按照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进行生态产业总体设计,合理安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村镇。厉庄旅游资源丰富,景观众多。近年来,厉庄产业园发挥自然生态资源禀赋优势,依托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家乐和生态观光农业,创建集现代农业与旅游、服务业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村,做大做强特色水果乡村旅游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大樱桃之乡、国家级生态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4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等称号。
(作者为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厉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