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编者的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日前,人民论坛杂志社举办的“《国家治理》周刊创刊启动仪式暨首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以“治理现代化与文明的跨越”为主题,来自国内外20多位专家学者和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与会研讨。本报今天选登部分专家学者和地方领导干部的发言,以期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健全制度 改善治理
李忠杰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高效化;同时,国家治理者还必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把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提高各级干部和公务人员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素质和能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深化改革,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决定》提出的任务已分解为300多个专门项目,落实到有关部门,组织调研,制定方案,稳步有效地加以实施。习近平同志强调,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所以,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切实在所有的改革项目、改革方案、改革内容中体现和贯穿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健全制度和改善治理两个方面取得新成果。
当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的抓手到底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怎样具体有效地推进?现在的路径和办法似乎还不是很清晰。这里从路径上提出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精心制定各个领域和方面的改革方案,努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央已经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分解为一系列项目,多数正在制定方案。我们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每一个具体方案,对一系列具体制度和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同时,又要注意从全局着眼,做好各项改革方案的统筹协调工作,搞好顶层设计,以使我们的制度从整体上得到健全和完善,争取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稳步有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围绕制度建设、改革和完善做好各项配套工作,如制定工作规则,梳理和处理制度运行中的各种关系,努力形成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运行机制。既加强法治建设,又加强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程序,加强规范,着力形成科学的执政机制,改进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改善党和国家机构的运行状态,提高广大干部的治理能力。认真思考和回答到底为什么用人、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选拔使用而不是遗忘排斥那些人品良好、能力突出、工作踏实、作风正派、政绩显著的干部。鼓励人们干实事,而不是鼓励人们拉关系;鼓励人们说真话,而不是鼓励人们说假话;鼓励人们正派做人,而不是鼓励人们趋炎附势、阿谀逢迎。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本领,不断提高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
鼓励基层探索和创新,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治理和统治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前者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不同层面的治理。所以,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切实做到三者有机统一。稳步有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对西方国家治理应合理扬弃
张 杰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无疑应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进而少走弯路。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对国外的做法和经验进行甄别研究、合理取舍和扬弃。
“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给西方国家带来了思想解放的曙光,激励人们逃出封建思想和封建秩序的禁锢,促使人们更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从而更好地创造财富、享受生活。应该看到,这些理念和价值观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必须看到,以此为指导的西方国家治理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西方式的选票民主并没有给普通民众带来权力阶层所宣扬的自由和平等。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与西方的选票民主有所不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西方的选票民主很难说就优越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过去30多年,中国的经济基础建设得很好,但上层建筑并没有走向西方式的民主,而且运转得很好,这是值得骄傲的成就。所以,吸取西方的经验,不是百分之百按照西方的国家治理方式来做。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实践土壤,有自己行之有效的国家治理方式,因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虽然西方某些人对这种社会形态并不认同,但它成功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物质基础不断巩固,上层建筑则坚持了中国特色,即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实行民主集中制这样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而没有走向西方式的民主。少数“自由派精英”以美国为标准,说美国没有这样,为什么中国可以这样?这个出发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它把西方的做法、美国的做法神化了。
对西方国家治理应合理扬弃的第一个理由是,中国具有和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实践土壤。这决定了我们在吸取西方国家治理经验时,不能完全按照其方式来做。对成功的经验,中国要毫不犹豫地拿来;对那些失败的做法,万万不可重蹈覆辙。中国的政治改革不可走西方民主的道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一种成功的民主制度,在最近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使然。中国的今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文化的选择。如果中国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再持续发展30年,必定能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一个令人骄傲的大国。
对西方国家治理应合理扬弃的第二个理由是,中国的国家治理难度比西方国家大得多。在中国这样一个复杂多样的大国推进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如理论、信仰、价值观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还不适应,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价值追求与现实选择等诸多矛盾。中国面临的很多社会问题来自这些矛盾,给中国的国家治理带来了难度和挑战。这些是西方国家所不曾经历过的。因而,中国需要正确对待、合理扬弃西方国家治理,清醒认识文化土壤不同、国情不同的事实,既借鉴西方经验,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养分,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西方国家治理合理扬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前最需要做的,首先是加强共同价值观建设。没有共同价值观的民族是目的不明确的民族,是没有凝聚力的民族,很难意志坚定、齐心协力地推进发展。所以,应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发展的精神动力。其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治理体系;着力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干部素质,提高治理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
(作者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