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制图:宋嵩
2013年日历的最后一页马上就要撕去。回顾这一年,每个行业或者每个企业感受可能不尽相同。有欢天喜地、顺风顺水的,也有逆水行舟或者垂头丧气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送走2013,迎来一个全新的2014。
就行业而言,这一年最大看点在铁路。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铁道部在这一年终于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国家铁路局和一个新的巨无霸企业——中国铁路总公司,这标志着铁路政企不分的时代彻底结束。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横空出世之意义非凡。它的上万亿资产让中石油、中石化相形见绌。还有人计算,它的营收能力将超过工商银行甚至苹果公司。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铁总的诞生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深化改革的历史性方向,它让人们感受到,2013注定是改革的深化之年。
果然,在铁总成立半年多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中国再一次迈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步伐。
就企业界而言,2013看似波澜不惊,其实暗流涌动。
首先,央企这一年,除了上述铁总的诞生外,似乎没有多少可载入史册的大事发生。但是,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央企的垄断地位面临进一步挑战。这让我们隐约感觉到,2013是央企深化改革的酝酿之年、谋划之年,或许在2014就会有实质性步伐迈出。
和央企的平稳相比,民企的2013显得波涛汹涌。其中既有赚足眼球、一个“双十一”就赚个盆满钵满、数钱数到手抽筋的阿里巴巴,也有壮士迟暮、终于走向破产的昔日光伏老大尚德。前者雄心勃勃,开疆扩土;后者,苦苦挣扎,穷途末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构成了2013民企为代表的充分竞争领域的总体格局。
其实,这正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作为充分竞争领域的企业,不进则退是铁律,哪怕你做到了行业老大也无法让自己进入保险柜。
如果说竞争领域是冰火两重天,那么有一个行业的2013年则是只有冰难找到火。这就是昔日日进斗金的煤炭行业。
曾几何时,煤老板几乎成为财富的代名词,而2013年我们听到更多的却是煤矿企业发不出工资甚至关门破产的消息。前几天笔者遇到来自内蒙古的一对煤老板父子,他们一方面发愁煤难卖,一方面发愁找不到转型的出路。这样一个资源性行业在经历了大把赚钱的黄金十年后,终于显现出严重过剩的疲态。今后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让这对父子甚至整个行业感到迷茫。煤化工、煤制油、煤制气……看起来都可以是转型的方向,但实施起来却无不面临资金、技术和资源的瓶颈。2013,注定是煤炭行业的痛楚迷茫之年。
说的这些酸甜苦辣,马上都将成为“往事2013”。总结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梳理2013的得与失,我们会看到最关键的四个字:改革创新。凡是与这四个字相应的,必然代表着希望和生命力。比如铁总、比如阿里巴巴;凡是和这四个字不相应的,一定代表着末路和萧条。比如尚德。
在2014甚至更长时间,谁牢牢把握住改革创新,谁就会把握未来,哪怕你今天还是个新企业或者小企业;谁背离这四个字,谁将失去未来,哪怕你今天已经成为行业的巨无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