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对人民币国际化应持冷静态度
记者 金辉 //www.workercn.cn2014-07-25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更多

  

  人民币国际化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处于哪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成为国内外机构和企业人士关心的焦点。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韩文秀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交通银行联合举办的“2014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发布会”上就这些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陈雨露:

  人民币有望在未来三年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货币

  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的主编,陈雨露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继续保持高速成长。人民币有望在未来3年左右的时间里超越日元和英镑,成为第三大国际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是一个客观描述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实际使用程度的综合量化指标。使用这个指标,既可以跟踪全球范围的贸易计价、金融交易和外汇储备等三个方面人民币份额的发展动态,也可以很方便地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进行横向比较。

  陈雨露称,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的直接投资流入国和第三大的直接投资流出国。2013年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金额达到4.63万亿,其中货物进出口贸易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超过10%,人民币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额,由于人民币在华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有4481亿,而人民币对外的直接投资额856亿,达到上年同期的1.9倍。

  “根据最近的数据,到2014年的第一和第二季度,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初步匡算值分别为1.74%和1.96%。所以,保守的估计到2014年年底的指数预测值有望到2.4%。随着国内的制度改革和政策红利的释放,国际市场上人民币直接投资额和人民币的信贷额会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如果金砖银行,中阿合作论坛等等进展顺利,乐观的估计,今年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有可能会超过3%。所以,只要没有重大的不利事件的发生,少则三年,多则五年,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国际实用水平是可以成为继美元和欧元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货币。尽管与美元和欧元的距离还非常之大。”

  陈雨露指出,全球人民币离岸市场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亚洲的境外人民币资金池已具备一定规模,欧洲市场的离岸人民币交易量快速增长,非洲和美洲国家也开始积极争抢离岸人民币业务。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这里既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最主要的平台,也形成了最大的境外人民币资金池。2010年新修订的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使得香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出现跨越式增长,从当年的3700亿元猛增到2013年的3.84万亿元。在中央政府明确表示支持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之后,当地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从2009年初的560亿元高速增长到2013年底的8605亿元。目前香港银行体系的人民币存款比例约为10%,是继港币和美元之后的第三大币种。同时,香港人民币金融产品已经覆盖定息产品、基金产品、IPO产品等三个方面,从而吸引了境内外企业、机构、政府部门和货币当局等各类交易主体,逐渐步入市场内生性成长的新阶段。

  在亚洲其他地区,随着人民币清算协议的签署,更多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成长起来。目前,新加坡、台湾的人民币存款余额都已突破2000亿元,澳门人民币存款也超过了1000亿元。

  在欧洲,伦敦、卢森堡、巴黎、法兰克福、苏黎世等多个国际金融中心都积极表示希望建设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近两三年来,这些市场上陆续出现了离岸人民币交易,而且交易规模迅速增长。2 0 1 3年,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中的21.3%是在伦敦市场完成的。

  此外,几乎所有国际金融中心都对人民币持欢迎态度,并在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上唯恐落后。这意味着,除了亚洲“大本营”和欧洲“新大陆”以外,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还将在全球范围不断涌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陈雨露认为,人民币离岸市场未来发展面临四方面挑战。

  第一,缺少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这就打击了境内外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的积极性,制约了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离岸人民币交易规模,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应参考美国C H IPS系统尽早建立起全球范围的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使之成为运行时间重合的实时全额清算系统。

  第二,尚未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法律制度框架。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必将面临国际法律冲突,必须尽早完善保密制度或条款,实施严格的反洗钱法律程序,遏制海外资金利用离岸金融中心实现非法转移。还要强化境内的国际税收征管,加强双边和多边的国际税收合作机制,打击逃税,防范税收流失,维护我国依法纳税的税收秩序。

  第三,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链和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理想。中资金融机构离岸业务总体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存款、贷款和国际结算业务上,急需在金融产品研发方面实现创新突破。除了要求中资金融机构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中更有担当以外,也要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利用网络和声誉优势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共同提升人民币的市场份额。

  第四,离岸金融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就会冲击在岸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进而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对金融监管形成新的挑战。离岸市场交易将使得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决定机制更加复杂,甚至将人民币定价权夺走。这就要求加速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目标转向价格目标。建立全新的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模式,将离岸市场纳入监测范围,建立健全市场引导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确保人民币离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李扬:

  人民币尚不具备管理风险的能力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衡量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应该是一国货币在外汇交易市场中的份额,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人民币尚不能进行风险管理,缺乏管理风险的工具、机制、手段,一旦危机来临,只有坐等风险冲击,最后阻碍了国际化进程。

  李扬认为,应“慎言”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艰难程度、可能会延续的时间长度都应当保持科学、冷静的态度。“现在,有些问题都作为一个想当然的前提,还没有非常好地阐述过就去推进。这样的话,将来可能会出问题。比如,首先要说清楚,我们为什么要把人民币变成国际货币?要不要国际化?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如果真正实现国际化了,又会遇到什么新的冲击等等。”李扬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影响会是多方面的,中国不光会获得好处,还要面临很多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金融发展、货币政策的理念、规则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所以,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和全面的认识。

  针对当前有人对人民币国际化非常乐观的论调,李扬表示,人民币能否实现国际化一方面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还要看国际社会的接受程度。他以美元国际化的经验来说明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漫长经历,“美国在19世纪末实体经济超过英国,而美元取代英镑的地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成为国际货币,期间经过了50年的时间。这告诉我们,货币国际化可能经过十年,都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

  总的来说,对人民币国际化,更多要冷静、客观的看待,千万不要把它搞成一个政绩工程,也不要搞成中国对谁的挑战,这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本意。

  李扬进一步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过去几年发展很快。但是,在衡量货币国际化程度重要的指标外汇交易中,人民币的比重虽然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并没有所谓国际化的指数变化那么大。“一国货币在外汇交易市场中的份额以及它的深度,是衡量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非常重要的指标。国际清算银行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交易在全球市场所占比重在过去三年中增长一倍,达到2.2%,除以2就是1.1%,这是双边统计的,所以我们这个指标不算高。”

  李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前人民币尚不能进行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国货币作为风险管理的功能大大加强。这个功能主要是在外汇交易市场上实现的。现在一种货币首要功能是能够管理风险,然后才是计价、交易、清算等其他功能。美元为什么在危机后由弱变强?因为它不只具备储备、交易的功能,而且美元定值的金融市场提供了足够的管理风险的市场、工具、机制,要对冲一个什么东西可以直接用美元这个产品。”

  至于为何人民币不能作为风险管理的货币,李扬认为,因为人民币定值的市场没有提供足够的进行风险管理的工具、机制、手段等,一旦危机来临,只有坐等风险冲击,完全没有可能去管理风险,所以它会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这两年外汇储备增长的比较快,那都是中国人自己在搞。中国企业在国外贷款、借款,借人民币,为什么?因为国内不好借钱,价格太贵,太难。所以,这个因素必须高度警惕,不能盲目乐观。”

  针对当前离岸市场的发展,李扬谈到,所谓离岸市场发展,无非是因为外面有对本币的一种强烈需求。如果没有这种强烈需求,人为去规划、布局、给好处,像一些地方,发展离岸市场要中央政府批,批了以后,还要回流,什么风险都不愿意承担,这个要他干什么?这种离岸市场是应当考虑的。

  李扬还说,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主要条件是长期逆差,不逆差美元出不去,它已经是主流货币,我们现在是要争取成为主流货币,怎么争取呢?“怎么吸引别人拿人民币呢,是因为你强大,肯定不是因为你弱,你弱了以后别人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你争取成为主流货币和已经成为主流货币这是两个节点。前一阶段是顺差,别人求着你,我要拿你的货币买你的东西。现在中国只对美国、香港保持大的顺差,对其他的经济体基本都是逆差。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的需求就很难形成,特别是难以大规模地形成,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这是整个贸易格局、贸易竞争力的问题。如果这个判断成立,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改革贸易格局,改变发展战略。”

  李扬最后说,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大议题,要想使得这件事情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有积极作用,一些基本问题还需要再深入的研究和梳理,不要搞得心情太激动。

  韩文秀: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具备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韩文秀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迈开了第一步,今后前进道路上,有三个门槛需要跨越,有三个支撑需要夯实。他认为,国家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的重要条件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发达而开放的金融市场,信誉良好而坚挺的货币,庞大的贸易盈余和对外投资,广泛的文化政治影响等。

  第一个门槛,达到日元的国际化水平。日元国际化的指数和在全球官方储备货币当中的比重在5%左右。过去几十年,日本的经济规模曾长期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日元的国际化程度从来没有达到过两位数的水平。现在一直是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徘徊。

  第二个门槛,达到欧元的国际化水平。欧元国际化的指数和在全球官方储备货币当中的比重大约是在1/4左右。“欧元区经济规模和美国比较接近。但是,欧元自从诞生以来,它的国际地位似乎没有明显的持续上升的趋势。这几年总体上是稳定的。”

  第三个门槛或者第三个境界是达到美元的国际化水平。美元国际化指数和在全球官方储备货币当中的比重超过一半,甚至达到60%-70%,或者更高。应该说这个是最高的境界。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来如果能够跨越这些不同的门槛,都将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韩文秀进一步指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三个支撑,也叫三重保护。

  第一、货币的品质,即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就要具备优良的品质,信誉良好而坚挺,“就是人们持有人民币,使用人民币要方便、可信、有益处。除了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可兑换性,特别是资本向下可兑换之外,人民币对内不应当总是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对外也不应当老是出现明显的货币贬值。这个在短期内容易做到,但是作为一个历史过程,长期做到这一点很难。”

  第二、经济实力。包括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等。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经济总量比过去大了多少,而在于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在全球中的地位,特别是相对于美国作为头号大国的地位要持续的上升。随着自身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做到这一点,越往后变得越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日本的经济规模、经济实力相对于美国不断上升。但是,到上世纪90年代之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复,或者是逆转。所以,这个进程持续的相对地位的提升是不容易的。

  第三、综合国力。“光有经济实力是不够的,从日元国际化的过程可以看到,我国还要具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比如说在科技上,将来应当有若干个来源于中国的重大的原始发明、创新、创造。在外交上、国际规则的制定上面,也应该具备在重大的国际议题上面,群体响应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从英镑和美元演变成国际性货币进程来看,的确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也需要有一些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人民币国际化同样如此,也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能既是我们主观推动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

  韩文秀最后强调,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来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除了建设好自己的舞台之外,更要用好国际上现有的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包括离岸市场。

  “香港金融市场很发达,但是港币并不是重要的国际货币,英国金融市场更发达,英镑也不能说是核心性的国际货币。他们的好多金融基础设施实际上都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功能的发挥提供平台和服务。金融基础设施就好比高速公路,或者是剧场的舞台。对于人民币来说,除了需要在上海等地建设自己的舞台,自己的高速公路,自己的金融基础设施之外,一定要用好国际上现有的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包括离岸市场。”

  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中国香港、东京、新加坡等已经建成并且运行了上百年,金融基础设施很成熟。现在这些地方越来越欢迎人民币进入他们所搭设的这个舞台,这样就形成一种众人搭台人民币唱戏的局面,如果人民币能够唱好戏,好戏连台,就会逐步成为国际货币舞台上受人追捧的主角。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