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三驾马车”助力密云民俗旅游经济
//www.workercn.cn2014-07-30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更多

  

  司马台村新建的500套青砖灰瓦的二层小别墅依山傍水而立;原始风貌犹存的干峪沟村,摇身一变成为高端乡村旅游目的地;坐在黑山寺的农家小院里,品一杯香茗,伴着寺院里的钟声,静静地关注“朋友圈”里的趣闻……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工作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自然,向往山水,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密云的山、水、农宅、生态,已成为城里人最想体验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密云对民俗旅游进行全方面升级改造,拉紧了“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的“缰绳”,驾起“依托重大项目、引进先进理念、提升旅游环境”三驾马车,拉动民俗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依托重大项目民俗旅游规模化

  说到“水镇”,很多人会想到乌镇、周庄那些河湖交错、小桥流水、如诗如画般的江南水乡。可如今,在北方也有了一座水镇———古北水镇。巍峨的司马台长城脚下,如今又有了鳞次栉比的染坊、酒楼、戏台、镖局、客栈、码头……这个2010年落户密云的旅游项目,如今已经试营业,仅今年五一小长假三天就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

  守着这样好的资源,水镇脚下司马台新村的民俗户可乐开了花儿。

  “来尝尝新摘的野菜,清凉爽口,解暑降温”,走进民俗户张建和的家,张大妈正热情地张罗着来访游客。只见楼内居室宽敞明亮,床、衣柜、写字台,都是统一色调的全新木质板式家具,洁白的床单和寝具上印着“密云旅游“的标志,一尘不染,整齐划一,初来乍到的人肯定感觉置身于星级酒店中,而这正是他们招财进宝的“新饭碗”。

  依托古北水镇项目,司马台村进行全村搬迁改造,整体规划新村布局和民居格局,500套青砖灰瓦的二层小别墅拔地而起,村民们利用这些良好的设施搞起了民俗接待。同时,为了实现有效管理,司马台新村建起了物业管理中心、资产管理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民俗酒店的装修和维修由物业管理中心统一负责,家具摆设,甚至窗帘装饰画和灯具都有旅游管理中心统一配发,收费标准由资产管理中心统一制定和办理。

  “住咱这儿跟住酒店一样,城里的游客都乐意来。现在每逢节假日,房间都是爆满,收入是过去的3倍。”张大妈乐呵呵地说。

  不仅司马台新村,尚未正式营业的古北水镇呈现的蝴蝶效应,带动了新城子、太师屯等周边镇村的民俗旅游发展。同时,中国首个国际标准房车营地———密云南山房车小镇、华润希望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密云,为密云民俗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一个个依托大项目发展起来的民俗村,带动密云的民俗旅游开始向规模化挺进。

  引进先进理念民俗旅游高端化

  古树老井山花、石磨草屋篱笆,这里炊烟依旧、原始风貌犹存,是世外桃源吗?其实就是北庄镇一处静谧的山谷———干峪沟村,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所在。

  这里的酒店———山里寒舍很特别,接待客人住宿的房间,就是村民原先的老宅。院子、房屋外观仍然是不起眼的老瓦、老砖、老窗,深深地刻下了农耕文明的印记。走进屋里,却如同走进了五星级的客房,软垫床、落地灯、全身镜、浴缸……一水儿的现代化设施,透着小资情调;另外,还有一些从村民手里淘来的老物件,衣柜、条案、桌子等又透着悠久的乡舍韵味。

  “咱们村啥也没有,在这住了40年,从没想过这里能搞旅游项目。”确实,没有人能想到,这个仅有41户71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常住人口不足20人且地处深山、物产贫乏又没有“知名景点”的小村落,如今住上一晚得花2000多。

  原本破败不堪的农家小院和杂草丛生的田地,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古朴厚重、野趣天然的高端乡村旅游基地。村支部书记告诉笔者,2012年,北庄旅游开发公司与村集体联合成立了北庄镇干峪沟旅游合作社,农民将自家的闲置房和土地出租给合作社。合作社根据每家的房源土地数量按年支付给农民租金。根据测算,全村43户宅院出租了33处,平均每个宅院年租金6000元,5年一递增;出租了120亩耕地,每亩租金1000元,5年一递增。作为旅游项目的副产品,果树等农产品的农场经营权也承包给合作社,农民也相应从中获益。

  “加油儿!”在干峪沟长住了一段时间,来自马来西亚的年轻人刘佑磬的口音中多少带了点京腔。作为“山里寒舍”项目请来的主管,他的工作是为本地的“农民员工”带来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并进行技能培训。原来“山里”系列旅游项目与马来西亚“雪邦黄金棕榈树海上度假屋”是战略联盟。在东南亚的许多海岛国家,将长期废弃闲置、基础设施匮乏的海岛改造经营成游人青睐的度假胜地,不乏成功案例。

  通过引进外部先进资源和理念发展起来的干峪沟,在密云并不是独一份。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打造葡萄酒主题旅游,再现欧洲葡萄酒文化。密云已成为高端休闲旅游目的地。到这些地方的游客人均消费都不低,但市场情况依然火爆。春节、五一等节假日所有房间全部爆满;荷兰、英国使馆工作人员,驻华跨国公司雀巢、诺基亚总裁,影视明星等众多高端游客来密云休闲度假……

  提升旅游环境民俗旅游规范化

  崇山峻岭下,踏上石板小路,走进溪翁庄镇黑山寺村的一家古朴农家小院,伴着寺院里传出的钟声,品一杯香茗,吃一桌素斋,连上无线w ifi,静静地关注着“朋友圈”里发生的一切……这是何等惬意的事儿。

  村支部书记告诉笔者,该村有始建于唐朝的云峰禅寺、云游道士修炼的广慧洞、百年古井青龙井等,文化底蕴厚重。村内大部分房屋瓦舍依然保留着原始北方民居的特色,再加上“净台”、“梵思”、“了悟斋”等禅味十足的名字,在民俗游中融入禅文化,打造特色“禅味小村”。

  把民俗村建设成乡村酒店“每个村都保留有每个村的个性特点。”密云县旅游委副主任王征介绍,县里请来专业的设计公司,结合每个村庄、每个院落的特点,为民俗户的门头、牌匾以及内部装饰,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安装,以提升民俗户的文化内涵。

  虽然每个村都有每个村的优势和特色,但吃、喝、住、用、行的硬件标准是统一的。王征介绍说,密云县按照“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的发展理念,实现了“六有四统一”,即:重点民俗村有公共停车场、公共卫生间、游客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洗涤配送中转站,有无线网络。统一村庄外立面、统一门头牌匾、统一绿化美化、统一洗涤配送,全县旅游环境明显改观。

  不仅硬件环境改善,软件条件同样提升。据了解,包括黑山寺在内,密云已有8个民俗村实现了w ifi全覆盖。下一步,还将推进“智慧密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旅游手机微信平台,整合旅游景点、酒店、餐饮、交通等旅游信息,到时游客只要轻触手机就能“一网打尽”。

  同时,为整体打造密云的特色民俗旅游,密云还将从环境、卫生、美食、住宿、服务等方面,实施民俗户星级评选。

  泼浓墨、绘重彩,一幅“民俗旅游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壮美画卷正在密云加速铺展。据统计,1-5月份全县乡村旅游接待185.7万人次,同比增长5.5%,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0.5%,提档升级的密云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饭碗”,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宗鑫)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