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举。转型升级就是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构建发展新动力,推动发展成果合理分配,促进“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份来津考察时,要求天津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定位,天津市委在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决定中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一
今年上半年天津经济
转型升级明显提速
在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孙春兰明确要求要以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动,赢得发展和竞争上的主动,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今年上半年,全市把推进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首位,实施一系列组合拳,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收到明显成效。
(一)主动压缩高耗能行业,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低碳生态转变。天津主动淘汰黑色冶金、电力热力、石油加工、石油开采等六大高耗能行业的产能,成效明显。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2.8%,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3%,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扩大1.9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消费煤炭同比下降6.1%,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9个百分点。
(二)支持新兴产业、低耗能产业、民营和科技型企业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2%,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环境保护产品产值同比增长31.0%,航天航空增长17.7%,新能源和节能材料增长17.4%,生物技术和医药增长15.7%。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活跃。上半年,全市新注册民营企业26889户,比去年同期增长83.9%。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市的37.9%,同比增长20.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全市民间投资增长30.0%,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3.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58.8%。上半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670家,新增“小巨人”企业342家。大力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有2144家企业实施了2348个转型升级项目。
(三)努力实现经济合理有效增长,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仍是全国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经济增速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夏粮总产量增长2.3%,副食品生产保持稳步发展。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
(四)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5.1%,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8.8%,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提高的65.8%,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五)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增就业24.70万人,增长0.1%,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6%,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住房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支出分别增长42.3%、23.3%和21.1%,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26万套。继续加大增收政策力度,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3%和11.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去年同期的1.93∶1缩小为1.89∶1。
(六)扎实推进美丽天津建设,城市环境进一步改观。清新空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和绿化美化“四清一绿”行动深入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共植树造林38.5万亩,上半年PM2.5浓度同比下降17.6%。旧楼区提升改造工程有序推进,西于庄危陋房改造顺利推进,市容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七)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发布了《天津市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之外的事项全部放开,实现三天办结“四证一章”。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推行京津冀海关通关一体化,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积极推动各类企业参与天津企业的改革和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二
天津正处在经济转型
升级的关键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天津完成了由工业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外贸结构和增长动力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天津,正处在新一轮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市长黄兴国在全国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由于历史发展阶段性的原因,现在一些企业仍存在“散弱低粗污”问题,空间布局分散,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生产经营粗放,污染严重,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给天津带来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进入经济增长低迷期,国际市场严重萎缩,外需不足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形成很大冲击。2011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的净出口率由危机前2006年的5%下降为-13.5%,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受到制约。近年来,世界各国为走出危机、抢占先机,纷纷寻求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突破中,与以往相比,这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破解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天津必须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二)实现中央对天津定位任务仍很艰巨。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定位,天津既要保持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又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天津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比较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天津必须下更大力量做好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
(三)人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对天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提出迫切要求。2013年天津市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比重达到20.1%,天津进入严重老龄化的城市社会,人口红利迅速消失。当前,京津冀地区仍是我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天津作为资源消费型大城市,淘汰落后产能仍需要付出较大代价。在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的情况下,天津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更强有力的内生动力。
(四)天津具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空间和潜力。从需求结构看,2012年天津最终消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8%,分别比北京、上海低21.8个和19.3个百分点,天津消费增长空间巨大。从产业结构看,2013年天津市第三产业比重为48.1%,分别低于北京、上海、广州28.8个、14.2个和16.6个,天津服务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从城乡结构看,2012年天津农业户籍人口比重为37.0%,高出北京17.9个百分点。农村城镇化建设后发优势显著。从所有制结构看,2013年末天津拥有民营企业18.7万户,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共计46.7万户,而深圳早在2011年仅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已达到37万家,天津民营经济发展潜力不可低估。从对外经济贸易结构看,2013年天津外贸进出口总额折合人民币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55.45%,而同年深圳、上海和北京相当于2.3倍、2.3倍和1.4倍,天津扩大对外开放的空间和潜力也十分巨大。利用好这些结构调整的空间和潜力,加快转型升级,形成后发优势,必将使天津经济迸发出巨大活力。
(五)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为天津推动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契机。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推动新的科技革命,催生新兴产业。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将对传统产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天津具有较好的基础,只要抓住机遇,就有可能跟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步伐,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抢占先机,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资源。
三
加快天津经济转型
升级路径的思考
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决议中指出,天津面临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申办自由贸易试验区、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等机遇叠加、政策叠加的优势,这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不放松,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天津是一个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强市,在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后,面临着土地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人口资源承载力等多重压力。在新的发展阶段,天津必须积极探索消耗生态资源少、产业经济效益高、吸纳就业人口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发挥出经济新优势。
(一)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传统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天津应以建设智慧型城市为引擎,将高端制造业和智慧产业技术打造成天津制造业的中流砥柱。顺应现代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新趋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外包、金融租赁等现代服务业扩规模上水平,激励制造业从产业链两端同时向附加值高的服务业延伸,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下更大力量推动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教育服务、社区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发展。
(二)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新路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首先需要解决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天津欲抢占制高点必须摆脱依赖技术引进的老路,把自主创新提升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途径,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新路径。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机制,落实重大人才工程和重大人才政策,搭建创新工作推动平台,以企业为主体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引进聚集一批科技企业与研发机构,吸引和聚集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和激励企业在重大领域取得突破,创出一条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内生型技术进步的创新型城市发展之路。
(三)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要善于借助外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天津是极大的政策利好。要实现首都科研成果研发与天津高端制造的有效对接,推动电子信息与通讯设备、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领域向创新链条的高端挺进。要深入推进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投资与贸易便利化示范区、自由贸易港区、京津离岸金融试验区的建设,全力抢占我国北方物流信息服务、交易结算、国际采购中心战略地位。要加强与北京在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科研、污染防治等领域强强合作。
(四)加快促进投资结构转型。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有效区间内运行,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今后几年,天津在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领域仍拥有巨大的投资空间。对天津来讲,推动投资结构转型,加快释放民间资本活力,十分关键。要通过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或BT、BOT等方式介入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建设,在高端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保险等领域吸纳民间投资,使民间投资真正成为投资增长的主体。支持民间资本加快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力支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五)积极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城镇化建设是今后天津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市群发展,实现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聚集协调联动。要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公共财政一体化,将公交路线由中心城镇向新型社区延伸,城镇卫生保洁机制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同城同待遇。要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房屋四项产权确权颁证,促进农村土地集中流转。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让财产权的获得真正为农民带来收益。
(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转型升级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民生改善是重要指标。要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要落实好收入分配调节政策,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等群众的工资及补助水平,不断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加大特殊贫困群体救助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改革发展,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总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