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城市供水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研修班 郭爱琴//www.workercn.cn2014-01-13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随着首都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城市供水的发展条件、环境、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供水形势的严峻性是北京城市供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确保首都供水安全的风险和工作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水资源现状难以支撑急剧膨胀的城市。北京已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特大城市,且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即使将南水北调二期水量全部计入,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也仅有230立方米,属于重度资源型缺水地区。二是供水安全保障系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供水安全保障系数是指城市供水能力与日最高需水量的比值。近两年市区供水能力一直维持在300万立方米/日左右,而2013年的日最高需水量已达298万立方米,供水安全系数仅为1:1,与国际通常的1:1.3-1.4的安全系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城市供水的水质和管网风险加大。

  北京城市供水如何可持续发展呢?

  一是创新机制,实现首都“量水发展”。2011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就已经提出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量水发展”的要求,走量水而行、以供定需、因水制宜、绿色节约的道路;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二是从加强内外部建设入手,提升供水能力保障度。结合北京水资源匮乏和多水源的状况,一方面坚持企业内部走集约式、内涵式发展道路,统筹供水设施的新建和改造,提高首都安全供水保障度。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管理等非投资措施,实现供水能力的相对增长。确保社会基本用水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应该实现供水部门的适当盈利,使其有能力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相应提高自身供水能力和服务质量。供水部门可以通过市场多渠道筹集和运用各种社会资源,解决建设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在“确保政府投入”的基础上,“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公用事业或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引入社会资本,为供水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有效应对和防控供水安全风险。城市供水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一方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努力突破城市供水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创新,在管网失效预测、管网维护方案优化、多水源及特大型环状管网分区与管理、特大城市供水管网“爆管”风险及其应急处置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全力优化管网运行,在满足用户有效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减少管网漏损,把供水管网打造成为“材质优良、运行经济、安全可靠”的供水设施,确保供水安全稳定运行。

  四是坚持节水优先,控制需求,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创新经济政策,发挥资源价格的杠杆作用,积极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水新机制,推进阶梯式水价的实施。加快水价的改革,形成相对合理的资源产品与制成品比价关系,从制度上理顺资源分配关系,完善定价机制,推动水权制度改革和水权交易建设。同时以法规的形式,强制性规范市民的节水行为,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有效抑制水资源浪费,使有效的水资源得以发挥最大效益。必须继续采取强有力的增水节水措施,依靠科技催生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不断扩大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农田、绿化、环境景观用水节水力度。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