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中国新型城镇化遐想(下)
唐杰//www.workercn.cn2014-02-25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褚橙模式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观念。如汗牛充栋般的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设计,往往流于这样一个逻辑,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而要想规模化经营就先要使农村居民的责任田可以流转。中国古往今来的土地流转都是产生了富者田连阡陌而穷者无立锥之地,地主与农民的阶级对立,严重者演变成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农民起义,成了古代中国周而复始的动荡。现代社会,土地流转的根本前提,就是农民要能进城,要能够在城里体面地生活。如此循环反复简直就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褚橙模式之奇特,就在于打破了近乎无解的循环。契约合作的大规模农业生产,并不一定要求土地流转,富裕了的农民,晚上在城里居住,早上开着车来种橙,在戛洒已不再是神话,是个可以在某日的白天见得到的实在的梦。

  褚橙正在向万亩橙园发展,褚橙庄园会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标志吗?应该会。打造庄园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云南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作。将第三产业的科学技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甚至是专题旅游与传统农业种植业嫁接在一起,用市场经济而不是行政命令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小城镇化看起来应当是可行的。

  规模化农业真的能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吗?

  规模化农业经营,收入快速增长,农民乐了,政府则是喜忧参半。一来规模与收入快速增长之间夹着一个馅饼,就是农业收益的提高,不仅仅是规模大了,还要有结构变化,要从种粮变为种橙或是其他经济作物。几年下来,新平县已经从历史上的粮食产量自给有余,变成近半粮食要购入。今后粮食要涨价哟。尽管在我的眼里这不是问题,粮价上涨会吸引农民多种粮食嘛。可对保一方平安的地方政府来说,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想起小导游讲,她家六亩地,包出去四亩,留两亩种蔬菜和口粮。初听起来,真是小农意识。仔细一琢磨,农民真的是聪明啊!

  由于农业免税,农民富了是大好事,可政府收不到税。到头来还得搞工业,没有高端,低端也得干。从褚橙庄园远远望去,一簇簇浓烟起处,可以辨认出哪里是传统的田里烧荒,哪里是小工厂。蓝天白云下的不和谐,看起来真的好可惜。看来,简单地说由农业现代化实现小城镇化也并非易事。如果,未来的褚橙庄园真的成为一个集特色农业、商务旅游和商务地产一起的多元化项目,会怎么样?

  有个朋友,是位著名的城市规划师,对新平又很熟悉,对我的乐观抱怀疑态度,写下了这样的质疑文字:欧洲的政治中心历史上曾经就在农村,大量财富文化艺术一直离乡村不远。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城里,产生出了和乡土文化完全分裂的士大夫文化。因此新一轮的城镇化,还是要看行政力量主导的资本走向。按人均算,北京的市政投资是新平的100倍以上,新平靠保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推动粗糙城镇化建成的市区,除了人口以外,所有设施很快就会难以为继,除非搭上机场高铁这样的国家级资源,真的是很难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的。我承认,她对现实的描述是客观的,可是,若未来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力量足够强大时,会是如何呢?

  观察得稍稍仔细一点,可以看到新平县城与戛洒镇是两个同为六万人口层级的小城市,规划与建设风格很是不同。相对戛洒,新平是大马路,大广场加上政府、电信与银行的幢幢大楼,处处展现着行政中心的风貌。戛洒的街道不宽、不气派,可是绿树成荫,高楼很少,却荡漾着无处不在的淡淡的商业氛围。三四层的居民楼尽显傣家建筑的元素,尖尖的屋顶,牙黄色墙面上嵌着褐色的门窗框架,匆匆而过,没能看清楚门窗框架是木制的还是水泥的,但总是让人联想到欧洲小城的建筑。戛洒是宜居的。

  3

  中国大城市都已病得不轻

  在马达轰鸣声中,飞机抵临了珠江三角洲的夜空,望见了熟悉的、已经是习以为常的连绵不断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带的灯光,耀眼的璀璨直指云霄,机翼泛着一闪一闪的红光。这是中国大陆上最为光彩夺目的夜景。美国学者理查德·弗罗里也曾在NASA的全球夜景卫星图片上看到过这一景象,指着其中最为耀眼的斑点说,这里是未来的世界级大都市区。这个耀眼的亮斑就是一河之隔的双子星座,香港和深圳。现这里已然是个世界级大都市区,5000多亿美元的年经济总量已经让大伦敦相形见绌,这里是世界最大的最繁忙的组合集装箱港口,在世界海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超过1.5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量位列全球第一。香港是东亚外向型增长模式的奇迹,深圳是经济特区政策的奇迹,港深大都市区的一体化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

  而今,奇迹被罩在了雾霾之下。戛洒天空看到的还是一簇簇的烟雾,而在深港和整个珠江三角洲上空则变成了鱼鳞般片片相连的霾,尽管还很淡很薄。据气象部门统计,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雾霾天气每天不足二十天,九十年代后逐渐上升为一百天,2000年-2008年上升为150天以上,最严重的年份超过180天。此后下降到100天,2012年为77天,2013年再度超过80天。2013年深圳全年平均空气污染指数,在连续几年下降后控制在了90天以内,也还是略超过了上年。即使如此,深圳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大城市中空气质量也还是数一数二的,当深圳人抱怨空气恶劣时,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爆表声音正在祖国大地上此起彼伏地传播着。

  一直以来,我都是大城市至上论的拥趸。大城市集聚效率高,小城镇效率低,是我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不断灌输的理由。大城市人均产出,地均产出以及税收高等等统计数据似乎是提供了足够多的论据。一天半的新平,戛洒行的所见所闻,让我开始不那么自信。我们的大城市还真的是那么有效率么?真的没出现效率下降的拐点么?

  怀疑最容易诱发联想。以往大城市效率更高的结论,真的有可能是建立在一个并不很正确的分析基础之上的。我们应当要扣除,恢复碧水蓝天,洁净土壤的生态修复的成本,还要扣除千百万人每天堵在路上一两个、甚至是两三个小时的生命损耗与幸福感丧失的成本。又有哪个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卫生,餐饮酒店以及我们可能想得到的所有劳动密集型行业不是靠没有城市人身份的自由流动的农民来支撑呢?他们是大城市繁荣的共同创造者,收入却微薄;他们的子女或是留守儿童或是勉强进了城,也和父母一样不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有几个大城市敢夸口,可以抛弃户籍的观念,实现统一公平的市民待遇呢?这种合理扣除的清单会很长很长,从西向东长距离输水输气输电又如何扣除,等等、等等。扣除后,大城市的效率真的还高吗?

  近年来中国大城市劳动力供求缺口日渐扩大,就是大城市效率下降的真实反映。樊纲和郭万达做了很系统的研究。在中国农村还有1.5亿的劳动力有待转向城巿,断言中国农村过剩人口红利消失着实是早了点。更可靠的说法应当是,农村劳动力进城获得收入与付出的代价相比越来越小。樊和郭不愧是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观察到了一个大城市之间激烈竞争的新领域,竞相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有意思的是,过去几年不仅仅是以15%的速度竞相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还要抢好的时间点,提速提效地要在农民工回家过大节之前宣布出去。快速提高最低工资当然是件好事,只是过去五年,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最低工资差不多翻了一番,劳动力缺口好像是还在扩大。樊纲和郭万达有充分的数据证明,农民工没能沐浴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阳光雨露是个重要的原因。我没有充分的数据,只有不到四十个小时实地观察的体悟,新平与戛洒的迅速城镇化可能是以就近就便的优势,降低了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小城镇少了大城市的冷漠感与疏离感,让游走在城市生活边缘的城市的新来者,多了亲情温暖。

  小城镇真的是有优势么?

  记得有天回家刷卡发现门锁打不开。找小区物业管理处。一会儿功夫来了一个修理工。小伙子年轻秀气,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整洁。这是一个很讲究仪表的年轻人,头发不长不短,精心梳得整齐。一身普通的半旧蓝色工装,一尘不染,无褶无皱,很是合体。普通成批加工的工装加工成本低,利润也低,也就是分个大中小号,宽大大,直通通,穿着舒服,与美观是绝对无缘。我禁不住地猜想,也许他自己裁剪过。看得出来,他渴望体面有尊严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小伙子外向开朗有问有答,于是有了下面一大段的对话。

  没考上大学,来深圳打工,换了几个工作,最后学了物业管理。哦,可别瞧不起物业管理,学问可大了。高中同学考上大学的真有出息的也不多,只我一个人在深圳工作。一个月连加班有三四千块收入,吃住有补助,花得很少。业余时间帮别人修修家用电器,也能有大几百块收入。比个大学生也差不了哪去,是不是?来深圳快十年了,一直在忙着补习考试,现在有了高级电工证,高低压弱电系统全通。什么?你说有中高级技工证就可以入深圳户口?那不行,我是要考技师证,正在补习物业管理师课,要学经济管理,法律,金融等。但不是为了深圳户口。深圳真是个好地方啊。高低压弱电技术应用换代太快啦,新知识真多。考试很严,可辅导很到位啊!再说,有笔试有实操,不是只背书本就行的。我是不会要深圳户籍的,户籍也没什么用啊。我考了物业管理师的证书后,就回河南,郑州或是开封,再小点的市也行啊。我也要办个物业管理公司,现在只要是在深圳干过物业管理,走遍全国都不怕。在深圳注册物业公司?别开玩笑啦。一级物业公司要好几百万,还要有十几个中高级证书资质。注册个三级物业管理公司,只要五十万,四五个人有中高级证书就行。可在深圳谁会让个三级物业公司管小区?管管仓库差不多。可是收入低,怎么养人呢?回河南就不同了,存了些钱,再借点凑点问题不大,养人成本低,加上是从深圳回去的,三级物业公司也有竞争力。

  生动有趣,有信息量也符合逻辑。现代社会里,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往往在大城市产生,时间或长或短会因为成本上升,逐渐向中小城镇扩散。真的希望,此时此刻,小伙子正在河南某市经营着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在现实中,川湘鄂豫赣已经涌现了很多,河南小伙梦想的创业型“深企”,有些地方干脆深企与港澳台企业同等待遇。

  深圳模式和咨询的向外传递,像极了马帮经济。山间铃响马帮来,展示了马帮路途艰辛,土匪猖獗危机重重以外的浪漫与传奇。山间铃响才见马帮来,甚至成了中学生物理课程的题目。若真从现代经济的角度分析,山间铃响马帮在川滇藏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恐怕不只是互通有无这么简单。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避乱世,封闭而居,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却要承受经济社会停滞的代价。穿行于深山碧水之中的马帮,使“桃花源”人能了解外部世界的信息。信息是什么?是人类文明的动态传播。可信息和小城镇的发展,与小城镇的竞争力有关么?

  4

  信息化:城镇化的新动力

  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交通运输在规模和即时性方面取得的进步实在是难以想象。可是在很长时间内,交通运输业并没有改变马帮同时传递物质产品和信息的一身二任的功能。直到一流画家,摩尔斯天才地把电流接通和断掉,产生电火花和没有电火花的两种物理现象,作为两种编码信号,加上用电流接通的长度形成点与划的差别,组成了由滴嗒,滴滴滴嗒等各种组合的“摩尔斯电码”。1844年5月24日,摩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厅里向数十公里外的巴尔的摩发送了一句话的电报。1858年美国总统与英国女王之间,通过海底电缆,第一次打通了跨大西洋的电报。世界由此开启了不依赖于交通运输,并且大大推动客货运输的信息化时代。

  时光荏苒,又过去了一百多年,信息传播进入了无线互联,云端存储以及大数据产业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如此的不同凡响,文明的传播,人群的实时沟通已经可以完全忽略地理距离的限制。人们工作居住在东西南北不同的半球,时间可以不同,季节不一致,亦或是在倥偬的旅途上,可以毫无障碍地,在一个微信群内进行实时的视音频或是文字交流。借助于WIFI,信息传播成本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弗里德曼用“世界是平的”为题,描述了信息成本接近为零时,全球经济社会组织形态的变化。美国人在美国的物业可以由印度人在印度管理。布达佩斯的出租车司机可以通过网站,接受全球商务,外交及旅游客人预定服务。成千上万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分工生产同一个产品。

  在与交通运输分离的信息传递,信息生产与信息消费的时代,小城镇低成本的优势可能会大大扩展。截至2010年,Google拥有90万台服务器。这些数量庞大的服务器耗电问题曾引起了环保人士的担心和调查。结果证实,Google所代表的搜索产业是一个很低碳环保的产业,Google捜索引擎的用户每人每月的平均耗电不过180W,也就是一只60W灯泡三小时的耗电。每次点击电脑键盘耗费是0.0003度的电。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低碳产业,就是敲打键盘这样简直是微不足道的耗电量,到2025年,发展到13亿国人,人人上网搜索、阅读和计算,更简单地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的时候,十几亿中国人敲击键盘的耗电量会是200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

  深圳是全国少有的吃IT饭和金融饭,几乎没有重化工业的城市,却依然是国内的耗电大市。电力生产与消费分离是工业化的典型标志,中国更加突出,超高压输变电网将电力跨越上千公路长距离输送到中心大城市,需要巨大投资,每年还要产生巨量电力传输耗损。当大数据传输成本足够低时,大量的服务器与超级计算中心,部署在戛洒不是比放在深圳更好么? 坐在戛洒江边,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欣赏着山水田园的美景,浏览最新网页信息,置身于全球一体化的分工,鱼和熊掌兼得,这是梦想么?

  美国南部阿肯色州,是个不起眼的小州,如果不是出了个总统——克林顿,大多数中国人可能都不会听说过。阿州西北角有座更不知名的小城市,班顿维尔,人口比新平县城和戛洒镇都少,不到四万人。海拔也差不多,392米。小镇有一条中心街道,命名为沃尔玛。街上有十几幢两层高的办公楼,里面住着如雷贯耳的著名企业,全球最大的零售业连锁企业,沃尔玛。沃尔玛在全球有近7000家连锁店,180万员工,每周为近两亿人次的顾客提供服务。在信息化时代,从“五分一毛”杂货店起家的沃尔玛公司已经是以通讯卫星为核心的,以数据处理为基础,无边界限制的信息化公司。

  我们可不可以大胆地梦想,修通了高速公路,填平了数字鸿沟,市场经济与社会分工得到充分发育的戛洒,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也成为跨国公司总部的所在地,已经采用电商模式经营的褚橙庄园也许会发展成一个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信息化公司。在本文写作时,我感受到了,中国新型小城镇发展高潮的脉动。亲爱的读者是否也能有这样的感觉呢?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