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文化产品的“有”与“好”
//www.workercn.cn2014-02-10来源:大连日报
分享到:更多

  

  舒刚

  文化产品“有没有”、文化产品“好不好”,这是文化建设面临的两大任务,也是文化建设要解决好的两大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有效解决了文化产品“有没有”的问题。30多年前,我国年产电影只有几十部,现在达六七百部,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30多年前,我国年出版图书只有1万多种,现在达40多万种,为世界第一大出版国;30多年前,我国年推出电视剧只有几部,现在年产400多部、1500多集,为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现在,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社区都有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率已达98%,每个村都有一个图书室,在农村每月可以免费看一场电影,通过互联网送文化也普及到绝大部分村。可以说,文化产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文化形式日新月异、应接不暇。仅以电影为例,从小制作到大制作,从实体电影院到网上电影院,从长电影到微电影,从专业人制作电影到非专业人甚至普通百姓制作电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把一年制作的电影都看完。这就是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写和缩影,这也是文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成就。

  现在,文化产品“有没有”的问题得到极大解决,但并不是说不存在问题了。实际上,文化产品的总体丰富、结构短缺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比如,城市享受到文化产品多,农村享受到文化产品少;东部享受到文化产品多,中西部享受文化产品少。最近,中央电视台记者“新春走基层”报道,在四川大凉山黄泥巴村还没有通上电,靠小水电发电经常是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孩子要看电视,必须将外婆家的灯关掉,否则电力不够。在黄泥巴村,小孩做作业,要靠松明火把照明。那里的孩子最大的文化梦想是跟着电视学唱歌。这个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但确实反映了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造成文化产品供给不平衡的现实。还有,现在许许多多的农民工尽管身在文化繁荣的城市,却处在城市文化的边缘。所以,在文化发展上,决不能只看总量,决不能只看平均数。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增加文化投入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文化产品总供给问题,任何时候都要下决心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总体解决了文化产品“有没有”的问题之后,一个更大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解决文化产品“好不好”的问题。现在文化产品多了,但文化质量成为群众意见最多的一个问题。一些文化产品颠覆传统、诋毁崇高、戏说英雄、消解主流;一些文化产品格调低下,低俗、媚俗、庸俗,追求感官刺激,宣扬拜金主义;一些文化产品粗制滥造、胡编乱写。有的电影票房很高,但不是靠质量好,而是靠质量差,“越骂越赚钱”;有的电视剧靠“雷人情节”、“雷人语言”赚收视率。有人说,现在一些文化产品:内容淡出形式,感官驱逐理性,搞笑胜过幽默,表象打败内涵。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叫座不叫好,养眼不养心,失去了文化的本意和特质。文化是什么?本质上说,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载道,就是载真善美之道;化人,就是用真善美教育人、引导人。失去了这个本质,文化产品就失去了存在、发展、传播的意义。

  现在,我们面临的极大任务,是实现文化产品由“有”到“好”的提升。实现文化产品从“有”到“好”的提升,要做到“五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始终抓住“两个导向”: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抓政治导向,就是要使文化产品承载而不是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抓价值导向,就是要使文化产品承载而不消解中华美德。作为文化产品,既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既要讲娱乐、更要讲寓教于乐;既要讲通俗、更要讲格调。我们既要优化物质生活环境,也要优化精神生活环境;我们既要清除生态领域的“雾霾”,也要清除精神领域的“雾霾”。

  要实现文化产品由“有”到“好”的提升,关键是文化工作者要实现自我提升。文化工作者是塑造人们心灵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牢固树立两种意识:一是社会责任意识,要时时考虑自己的作品是在社会传播的,应该把最美好的文化产品奉献给社会。要传递正能量,唱响中国“好声音”。二是文化精品意识,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每一个文化产品,都应该是精品力作,都应该是对已有文化作品的超越,都应该是当代文化的丰碑。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