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
足步:帮助落难青年许志行
“落难青年许志行奇遇记”,至今是教育界的佳话。
那是1919年冬,毛泽东第二次进京参加“驱张”运动,路经汉口,下榻在一个小旅馆里。就在这里,毛泽东看到一个衣衫褴褛、脸色憔悴的小伙子,便主动上前招呼。一问,才知道他叫潘祖圣(许志行是后改的),江苏吴县人,因家中发生变故,14岁时辍学做学徒。18岁时不愿再做“奴隶”想上学,从学徒的长沙沿着铁路逃到了汉口,此时已身无分文,走投无路。毛泽东十分同情许志行的遭遇,更赞赏他不愿做奴隶的精神及继续读书的愿望。毛泽东希望许志行先回老家,等自己回湖南后,一定设法帮助他继续求学。许志行听了毛泽东的话,并将家里的住址写给毛泽东。毛泽东还给了他回家的车费。
回到老家后,许志行接到了毛泽东从北京寄来的激励信和一些进步刊物,更坚定了继续求学的决心。1921年春天,身为一师附小主事的毛泽东,在校内筹款办了一个“成年失学补习班”。毛泽东写信给许志行,叫他秋天到长沙来读这个补习班。
许志行后来在回忆文章里写道:“毛主席安插我在补习班高级部读书,一切费用全由他负担。毛主席的大弟毛泽民也在高级部上学,毛主席的小弟弟毛泽覃则在小学部六年级读书。他们两人对我一见如故,我和他们相处得好像兄弟一样。”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在广州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时,邀请许志行任宣传部交通局助理。
1927年的腥风血雨将两人“吹”开了,许志行与毛泽东失去联系后回乡以教书为终身职业。两人再次相见是在30年后,虽然许志行未能续写反抗的新篇章,但也做了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一佳话其所以广泛流传,是因为其价值在于: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毛泽东除了给学生以知识上的滋养外,还注意将他们引领到更宽阔的人生道路中,开辟自己的事业。
3
足步:招来“捣蛋学生”钟化鹏
1920年冬,附小第14班招收了一名叫钟化鹏的插班生。
此事在校内引起纷纷议论。
原来,这个钟化鹏本在沅江县立第一高小读书,由于反抗学校的恶劣风气,顶撞了校长和训育员,被县知事开除,便来到附小求学。毛泽东认为学校如洪炉,学生即使是顽铁,也是可以炼好的。经过考试和校务会议研究,接收钟为插班生。第二年毕业时,按规定插班生要向原来所在学校调索学年成绩,但原校不给。毛泽东知道后,即以附小名义去函,从沅江高小调来了钟化鹏的成绩,并帮助他进入师范部,在第22班就读。后来,钟化鹏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南昌起义。
毛泽东爱护学生,钟化鹏之事只不过一“点”。为此,他还订出规矩:如果要开除学生,必须取得全校师生员工的同意。他爱护学生之心更多体现在招生改革上。
当时“一师”附小的学制是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学校有七个班,规模在300人左右,招生范围是湘中各县。毛泽东取消了这些限制,使招生覆盖全省各县。尤其重要的是,过去录取新生,由主事依据旁人的介绍和推荐独自作出决定;改革后则要召开校务会议,以学生考试分数为根据,集体讨论决定。除了招生正规化外,毛泽东还注意保持招生的灵活性。当时的社会信息尚不通畅,交通也不发达,发榜以后,还有学生请求报考。毛泽东会再次召集校务会议,大家集体决定是否录取。
他还从管理学校庶务的毛泽民那里了解到一些家境困难学生的情况。比如,一个肉摊小老板家庭的整体情况完全可以送孩子读书,但是学生在入学时必须一次性缴清学费、杂费和膳食费,这就让小老板为难了。毛泽东着眼于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在研究学校开销时,决定允许学生分次交纳各种费用,并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免收各种费用。这个决定,使一批渴求知识的学生得以进入课堂。
4
足步:拆掉“围墙”接社会
毛泽东的改革渗入到课堂。
有专家如此评论说,毛泽东“鼓励学生在这门锻炼思想品质的课上分析实际问题,形成对时代形势的见解。”
他改革了国语教材,比如高小三年级的国语课就用收集的时文作教材,而不用当时流行的课本。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读到像李大钊的《今》这样富有哲理的文章。毛泽东还曾把鲁迅的《故乡》、《我们怎样做父亲》介绍给学生阅读和抄录。
毛泽东自己喜欢读报,认为这是了解社会的好途径。他也向大家推荐了这个好习惯,要求学生读《湖南通俗报》,并且要人手一份。每天上课前,学校老师亲自指导学生读报纸上的新闻和评述文章。
毛泽东鼓励学生读和说的同时,还鼓励大家经常练笔,每周写一篇作文和一篇读书心得,通过“写”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增强“说”的条理,检验“读”的效果。湖南军阀赵恒惕迫害进步青年,毛泽东就鼓励学生以此为题材写文章,表达见解。读时文,写时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懂得了学习的责任。
就这样,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那段“围墙”消失了,课堂的教与学总归会延伸到社会议题。学习的过程始终能够得到社会的滋养,保持活泼的生机,而学习的成果也就能够回馈社会,不落于空谈。
5
足步:学校学工也学农
毛泽东从社会整体改进的角度,要求学生通过接触实际的生产生活了解农村。他认为,学生毕业后若能顺利地进入农村发挥作用,将有利于提高地方的治理水平。在担任附小主事期间,他将这些思想付诸实践。“一师”附小设置了园艺、畜牧、印刷等实习课,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种菜、养殖,印制信纸、信封、作业本,既增进了对社会生产的了解,又提高了生活能力。毛泽东身体力行,与学生一起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师生亲密无间,其乐融融。在毛泽东的大教育观中,学校与家庭、社会是一个整体:“学生出学校入社会,若社会之分子无知识……则学生在学校所得之知识与之枘凿(枘,榫头;凿,榫眼。‘方枘圆凿’,方榫头,圆榫眼,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不相容——作者注)。其结果亦只有两途:或为所融化,或与之分张。从来之柔懦奸邪,皆前一种之结果。从来之隐士,皆后一种之结果。”
毛泽东在教学和管理中打通学校内外的作法,显示其乐于而且善于做联通上下工作的特长。正是这种“打通内外”、“联通上下”的理念,使一师附小政通人和,师生们感受到了“世界是我们的”氛围,从而进入“做事要大家来”的状态中。
6
记者感言
主事(小学校长)在93年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角色。正因为如此,担任一师附小主事是毛泽东人生道路上重要一站。
这样一个社会角色,既受社会重视和尊敬,也能代表社会发声、提出诉求。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能够成为“湖南自治”运动中“草根”阶层的旗手。这个社会角色,还能运用人脉关系,建立自己的网络。当然,为一己之私者,可以用这网络营利;以天下为公者,则会运用这网络为民。毛泽东无疑是后者,所以他在这个位置上“宣传马列、组建党团”。这个社会角色,还是一个进步的阶梯,两年后毛泽东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固然出于中共、孙中山、易培基等推荐,但他的资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至于,毛泽东这两年多小学校长的经历,对新中国教育的影响产生了什么影响,自有专家论证。
■链接
被易培基视为“平民天子”
采访青年毛泽东之路,不得不重新审视易培基这个悲剧式人物(因故宫盗宝案而受污)。
记者的感觉是,如果说杨昌济是有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毛泽东、蔡和森等青年的思想旗帜的话,那么,易培基是青年毛泽东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提携人之一。
易安排毛担任附小主事,既是为启用新人、推进改革,还有对“驱张”阵营战友提携的意味,更寄托着对毛泽东的希望。而此举对毛泽东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了基本生存条件,有了以教育学为“终身欲研究之学术”、教育事业为“终身欲从事之事业”的事业条件,还意味着他的社会地位上升,更找到了一块进行早期革命活动的沃土。
毛泽东在附小主事位置上的动作,几乎全都得到了易培基的鼎力相助。正像他自己在上个世纪50年代对同窗好友周世钊所讲的那样:“我那时能在一师范搞教育,还能在军阀恶势力下宣传马列、组建党团,多亏易培基先生这个后台老板硬哟!”
当然,易培基首先注目的是毛泽东的文章。他觉得,毛泽东的文章,特别是他的论说文,大都写得如大江大河,一泻千里,笔锋犀利,气势磅礴。这让毛泽东在易培基心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易培基后来在和毛泽东的接触中,发现这个学生不仅品学兼优,还具备成大器者应有的特质:天生一派沉雄的气质,谦逊质朴,待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每逢集会时,无论是做主席或当听众,都不轻易发言……在大家纷纷议论或有激烈争论的时候,常常先静静地倾听,尔后才开口作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特别是五四运动、“驱张”运动,两人由师生而战友,易培基对毛泽东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入,认定这个学生不同凡响,也就开玩笑地说,毛泽东将来会做“平民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