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第2页第1段:“邗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有明确记载的人工运河,它连通了原来互不连通的长江和淮河水系。”
按:这种说法有两个问题,一是历史上第一条有明确记载的人工运河,而实际上有关运河的记载本书就已经引了几条,什么吴太伯的、徐偃王的、伍子胥的,难道都是无中生有?没有文献记载的运河?自相矛盾。严谨一点,应说,邗沟是最早的有可靠文献记载的运河,或者是京杭大运河上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运河河段。因为有的运河只是传说,如商末的太伯渎。二是说邗沟连通了原来互不连通的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其实,按照文献,淮河虽然独立入海,但江淮之间早就有支流小河可以相通的,《孟子》中就有记述。只能说两河之间航运沟通是在邗沟开通之后。
3.第2页第1段:“为满足军事需要,秦国大将白起开凿了白起渠,以水代兵,攻打楚国,战后该渠为农业所用。”
按:这是误读史料,或者沿袭学者误读错误所致,这个问题,笔者有专文讨论。可参见《南京林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3期。白起根本不是开渠,而是建立了一个类似堰塞湖的水坝,然后放水淹城。这不是运河,本文的主要问题说“战后该渠为农业所用”,是没有的事情,只是几百年后的北魏时期,才在遗迹的基础上开挖了灌溉渠。
4.第2页第2段:文字不通。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非常重视水上与陆地运输建设,在人工运河方面,开凿灵渠,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改建太湖流域,凿破陇冈,建徒阳水道,为后世江南运河的形成奠定基础。”问题是,流域还能改建,不知什么意思。况且,如果细究,江南运河并非后世形成,早在秦以前就奠定了,秦打通镇江段,基本上就应算形成了。可参见王文楚、魏嵩山等的成果。
5.第3页第3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开始整治由吴城(今江苏吴江县)通往钱塘江北岸河庄山的百尺渎,基本上形成了北起京口(今镇江)、南起余杭的江南运河。”
按:地名古今不分,时代错乱。吴城,标注今吴江县,吴江早就撤县改市,为县级的吴江市,现在又改为吴江区,属苏州。本书如果说今,至少应标作吴江市。京口,为六朝时地名,秦朝的名称应是丹阳称云阳,镇江或称丹徒。余杭,也是后来的名称,当时只有钱唐县,或钱塘。这里说秦始皇之后,江南运河基本形成,与第2页第2段说为后来形成的江南运河奠定基础,意思相抵牾。
6.第3页第5段:“通济渠全长1000km,首次沟通了黄河与淮河,成为隋炀帝时代开凿的最为重要的一条运河。”
按:说通济渠首次沟通黄河与淮河,与史实不符,早在战国时期,魏国开鸿沟,就是沟通黄河与淮河间的水道。这比隋代早了800余年。更早的吴王夫差开商鲁间运河,沟通菏水,菏水与济水相通,又东入泗水再南下入淮河,也是沟通黄淮间水道。至于是否为最重要的一条运河,当时的永济渠,重要性也不低。严谨一点,加“之一”较妥。
7.第5页倒数第3段:前引“元代建都北京后,在隋代京杭之间运河基础上‘弃弓走弦’截弯取直,整体路线调整后的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800km,比隋代南北大运河从北京经洛阳到杭州河道缩短了1000多千米。”
按:“截弯取直”,应为“裁弯取直”,这是河道整治方面的术语。另外,说大运河缩短航程的比较不科学,即使在隋代,从北京到杭州,如果行船,根本不用先到洛阳再到杭州,如果在隋代,可以直接从黄河经郑州或开封入通济河到淮河,南下杭州。元代的线路,从开封北的封丘北上,至中滦达卫河(通济渠)就直接北上了。因此,缩短的线路数据,需要精确计算。现在的说法,似是而非,主要是对空间地理并不熟悉。搞空间地理信息的学者,对中国的地理,特别是历史地理并不熟悉,所以这种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如此越界飞行实在值得慎思。
8.第7页第一段:“清代中叶以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加上黄河改道向北流入渤海,海运逐渐兴盛。后来津浦铁路通车,到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清朝朝廷下令停止各省河运漕粮,从此南北航运中断,京杭大运河逐渐走向衰废阶段。”
按:这一段史实不清且错误多,逻辑上也混乱不清。海运兴起是因为太平天国爆发,黄河改道。其实,在此之前的嘉庆、道光年间,运道已经不畅,黄河河患加剧,就已经试办过海运。后停止,河运勉强维持。海运兴起主要原因是1855年黄河冲断了山东段运河,因战争无法修复,运河就已经中断了。为恢复运河有过长期的争论,直到20余年后的光绪年间,在江北试办河运,每年拨十几万石做做样子,勉强保持漕运,山东段勉强采取引黄济运,漕粮过后,河道就淤积,需要不断疏浚,而已经无法作其他运输。并非是到1900年“从此南北航运中断,京杭大运河逐渐走向衰废阶段”。京杭大运河的衰落标志是1855年的黄河改道,结束夺淮入海,回归从山东入渤海。
9.第7页第3段:“目前大运河济宁以北河段,因水源不足未能发挥航运效益。济宁以南至杭州河段,已建成16座通航梯级,其中大型船闸12座。……徐州以南河段,船闸年通过船舶吨位已达1370余万吨,年货运量达5500万吨。为适应货运任务的迅速增长,分流煤炭南运,济宁至杭州段的运河扩建续建工程业已开始,将进一步浚深扩宽航道,加建复线船闸,……使运河单身通过能力达到3500万—4000万吨”。
按:资料陈旧,对目前的运河航道发展不甚了解,有的情况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京杭运河扩建、续建工程建设早就完成,例如江苏段,苏北运河全部达到二级航道,11座大型现代船闸全部为二线(复线)船闸,大多数已经改为三线船闸。苏南运河大型船闸1座,杭州钱塘江三堡船闸1座,其他还有山东境内大型船闸。何止12座大型船闸?通过能力,苏南运河早就超过亿吨,现在达到2.3亿吨,苏北运河也接近2亿吨。其所举的“目前”,让人不知其到底指的哪一年截止,年货运量5000多万吨,可能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
另外本段及下面一段,讲到济宁以北运河的情况,说“河道犹存,水源短缺”,似乎济宁以北运河仅因缺水而无法发挥航运效益,完全与现实不合,济宁以北运河早就支离破碎,大多数河段已经不具备通航能力,很多河段连河道都已经不存在。有的城际河道,实际上是近年来恢复古运河所兴建的仿古运河。特别是黄河以北至临清段,早在清末民初就已经淤塞,连河道都见不到踪迹。真不知这一个来月的实地考察是如何对济宁以北运河作如上判断的。
10.第8页第1段:“中国的主要河流全都是东西走向,没有南北水道,这种横向封闭的自然水系严重制约着全国各地的交通往来。”
按:这一段,作者对中国地理并不太了解,沿用陈说,有的地方说得太满,有的地方信马由缰。说没有南北水道,那么请问古泗水、江淮、黄淮间的支流,赣江、湘江、漓江、汉江是什么走向的河流?虽然黄河、长江、淮河主要是东西走向,但其支流,多是南北走向。长江在古代作为航道,是比较晚的事情,黄河很多河段本身很难作为交通航道。所以,开运河实际上是开东西向的运河沟通南北河流的,并非是沟通东西线。这一点,笔者曾经撰文罗列过。此不赘述。
11.第9页倒数第1段:“扬州:隋唐盛世,扬州原为长江河口海港城市。鉴真和尚出访日本,郑和下西洋,都是从扬州出发的;日本留学生也是从扬州登岸,转上长安、洛阳。”
按:第一,说鉴真“出访日本”,完全是现代语言,不妥当。史实是鉴真偷渡到日本的,并不是出访,所谓出访,那是有“官派”的含义,而鉴真则是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到日本的,并没有得到允许。九死一生,方达目的地。第二,说扬州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更是奇谈怪论。郑和下西洋史实可谓流传甚广,一般稍有历史常识的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或说在太仓刘家港,或说从南京下关龙江,都有文献及航海图印证,从来没听说过是从扬州出发。作者知识如此低下,写在这样重要的成果中,是令人“捧腹大笑”,还是叫人“欲哭无泪”。第三,说日本留学生从扬州登岸的问题,含义应指从海外到中国的第一口岸。日本遣唐使,不能说没有从江苏沿海登陆的,如唐代的圆仁,但那是意外海难造成的,漂泊到长江口搁浅,在今泰州(海陵)一带,登陆后到转至扬州。第一不是常态,一般是在其他口岸入境后通过运河、长江转往都城。第二不全是什么留学生,是日本僧人,说“留学僧”还勉强。唐代的遣唐使,后期主要在明州,即今宁波登陆。宋代更是如此,如成寻等。本段既生造史实,又张冠李戴。
12.第12页第3段:“江苏段运河水质现状”8个省(直辖市)中,“徐州段、宿迁段和镇江段水质符合Ⅲ水质标准;淮安段和常州段水质达Ⅳ;扬州段水质为Ⅴ;无锡段和苏州段水质劣于Ⅴ类。”第4段又说,“苏南的苏锡常段是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一直为劣Ⅴ类水质。中间的宝应和高邮段水质较好,且不同年份和不同水期都比较稳定,水质处于清洁到中污染的状况。宿迁、淮安、扬州和镇江段运河水质污染居中,历年变化也最大,水质处于中污染到重污染的状况。”
按:这两段自相矛盾,叙述混乱,水质标准概念不清楚,让人不知所措。首先,地理不清楚,将宝应、高邮这两个扬州属县(市)弄到苏南,第3段讲扬州是五类水,包不包括宝应、高邮?第4段又将分属四类的淮安与五类的扬州并列,变成与三类水的宿迁、镇江相同,都是水质污染居中,历年变化也最大,水质处于中污染到重污染的状况。请问,三类水质属于中污染到重污染吗?三种水质等级的河段能够相提并论吗?这说明,撰写者对一些基本常识都没有搞清楚,就这样混淆黑白,糊弄过去。
13.第12页第8段:“运河浙江段与紧接的江苏苏州段、无锡段的水质对比结果表明,运河浙江段的水体质量落后于运河苏州段和无锡段。由此可见,运河浙江段的水体质量稍劣于江苏段。”
按:本段描述亦极不科学,浙江段与江苏段水质最差的苏锡相比,本身就不当,而且得出的稍劣于江苏段亦不准确,江苏段运河的主体还有常州、镇江及苏北运河。水质较好的主要是苏北运河段。两省水质相比,绝对不能得出稍劣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