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本报记者 陈 璐
图书馆该如何适应来势汹汹的数字化浪潮,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日前举办的2013亚洲图书馆馆长论坛上,多位专家就这一问题所进行的阐述,呈现了亚洲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探求与担当,以及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前景。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成果显著
亚洲国家非常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
近年来,中国图书馆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融合的新的服务业态正在形成。据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介绍:“2009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发起了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同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中文语言中心在国家图书馆成立;2010年起,国家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已经通过OCLC向全世界提供共享。”
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建立了由本国国家图书馆牵头,各地区、各系统联合参与的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络;菲律宾、文莱等国在政府支持下也实施了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等。
斯里兰卡国家图书馆及文献服务局主席索马拉那·巴拉索里亚介绍了斯里兰卡国图过去20年间在数字技术和自动化方面取得的发展及其在线文档服务。蒙古国家图书馆项目主管达瓦苏荣·米玛和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副馆长秦洛俊表示,本国已经对大量的古籍资源进行了整理和部分数字化。
与此同时,柬埔寨国家图书馆文献保护主管崇·莫妮和孟加拉国文化部公共图书馆部负责人穆罕默德·哈米杜·哈拉曼等也提出了因财力和人力的匮乏而遇到的数字化困难,希望通过合作共享来解决问题。
理论实践呈现探求与担当
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副总裁严立初看来,帮助用户识别最好的资源是图书馆所扮演的角色——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数字世界。“当今社会,图书馆人员必须认识到,帮助、指导用户找到和更好地使用数字资源是他们的职责。”对于文献数字化所需要的资金问题,严立初表示,“我们对哪些资源需要数字化非常谨慎,会根据书籍的使用率来考虑这一问题。”
从11月开始,中国香港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图书馆网站,免费借出ebrary Academic Complete电子图书资料库和EBSCOhost英文电子书馆藏的英文电子书,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和移动电子设备中阅读。香港公共图书馆总馆长刘淑芬向记者介绍,前者提供超过8700册英文出版社出版的电子图书,后者则有4000多册英文书籍,包括参考工具书和各类资料。“香港公共图书馆通过采购电子书数据库、将图书馆馆藏数字化等手段完善数字资源,今年还支出几千万港币来完成多媒体资讯系统提升计划。”
杭州图书馆一直实践着“零门槛”理念,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由此对图书馆应对数字化的前景充满信心。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提出的3个空间理论,褚树青指出:“21世纪的城市图书馆应为公共文化空间,即城市的第三文化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忘记年龄、性别、职业,自由平等地表达。”他认为,当图书馆的功能超越了狭隘的资料提供者角色,所谓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也就迎刃而解了。
区域合作成为共识
亚洲地区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是亚洲区域文化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对于推动亚洲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亚洲文化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与会嘉宾的普遍共识。
周和平介绍了亚洲各国图书馆之间一些卓有成效的合作成果,如1979年启动的亚大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2004年开通服务的东南亚数字图书馆等。他建议共同建立“亚洲数字图书馆”。
“2005年启动的欧洲数字图书馆项目被称为‘欧洲文化盾牌’,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了欧洲优秀文化资源。我们应积极借鉴这一经验。”周和平指出,应通过开放系统接口和遵循统一标准,实现各国已有数字图书馆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资源共知共建共享;联合开展亚洲地区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和整合、揭示,共同建立亚洲文化资源库。
与会的国际图联秘书长、来自荷兰的詹妮弗·尼克尔森提出了“必须有条款和措施解决版权限制”等建议。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律图书馆馆长茅以森、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数字新西兰项目负责人安德鲁·尼尔也分享了各自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经验和心得。“全球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程是一个大型工程,不是一个国家单方面就可完成的,而是国际领域一个需要做长远计划、制定具体方案、稳步实施的国际交流项目。”“共享才能共同进步。要解决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遇到的资源匮乏等困扰,借力本国和其他国家的资源宝库不失为一条捷径。而目录的馆际共享,也可避免版权问题引起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