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观看4D电影、做团队游戏、展厅探险、学习搭建帐篷……近日,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奇妙夜”活动,20多位小朋友在博物馆里度过了美妙刺激的一晚。
夜晚的“濒危动物展厅”里一片寂静,一只只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物标本,或站或卧,在黑暗中等待孩子们的到来。带领大家探险的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中科院动物所博士张劲硕。孩子们打开手电,光束扫过一只只动物,有一种紧张刺激的感觉。
展厅门口的一口大钟下,有个写有文字的大圆盘。“旅鸽是哪年灭绝的?”张劲硕的问题刚提出,孩子们就打着手电仔细寻找起来。“在这儿,是1914年!”“对了,这种鸟儿是上世纪早期就灭绝了,但谁能想到,它的数量曾经达到50亿只以上。这么庞大的种群在人类贪婪的猎捕下,竟然在二三百年的时间内就灭绝了。最后一只名为玛莎的旅鸽,死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它死时眼角湿润,人们说这是旅鸽留在地球上的最后一滴眼泪。”
就在孩子们为旅鸽的悲惨遭遇暗自伤神时,张劲硕博士告诉他们,人类的贪婪,使得地球上的许多生物都已灭绝,大盘上展示的仅是其中一部分,悬挂的大钟,就是在警示人类:要保护生物,警钟长鸣。
动物展示墙上的近百种动物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虎、豹、熊等大型动物显然更为孩子们熟悉。“海豹与海狮的区别在哪里?”“小熊猫尾巴上有几个环?”引导性的提问,总是能激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一束束手电的光柱,伴随着孩子们兴奋的声音,让原本沉寂的展厅里洋溢着活力和热情。笔者发现,这些孩子们的动物学知识还挺丰富,每次博士的问题刚出口,总有孩子抢着回答。一位妈妈告诉笔者,她的儿子最爱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节目,平时也常常去北京动物园观察动物。
“如果与熊迎面相对,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张劲硕博士又抛出一个问题。“赶快跑。”“装死!”“爬树!”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都不对!科学证明,熊在饥饿时是吃死尸的,它跑得比人快,爬树速度超过人,那怎么办呢?正确的做法是,面对熊边慢慢后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千万别直视它以免惹怒它,最后熊就会灰溜溜地离开你。”“哦,明白了。”孩子们专注地听完,长出了一口气,仿佛自己刚刚熊口脱险。
白鳍豚真的灭绝了吗?大熊猫是怎么确定领地的?如何保护朱鹮……一个个关于动物的故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鸟类展厅”里,几千只鸟类标本让孩子与家长大开眼界。最聪明的鸟竟然是乌鸦,有着漂亮外表的戴胜鸟最不讲卫生,成语“劳燕分飞”有何科学道理?与鸟类相关的新鲜知识,补充了孩子们的大脑,也让一旁的家长觉得很有收获。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了,住在帐篷里,躺在动物的旁边,孩子们兴奋不已,过了23时,帐篷里依然传出孩子们兴奋的声音。
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孙忻说,今后这样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每月都将举办一次,寒暑假时还将增加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