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基础教育国际化应科学规划,稳妥推进
教育国际化必须是一种双向交流。初级阶段是以学习为主,引进为主,派出为主,而到一定阶段,必须是双向的,对等的。要使双方受益,这样的交流才有可持续性,才能长久。
教育国际化始终面临如何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挑战的问题。教育国际化不是要照搬国际教育中的某些做法与课程,把学校办成留学预备机构,而是要关注引入国际教育中的先进元素,注重适合国情、校情的改革,以中国人自主管理为主导。形成自身特色与亮点,既能与国际教育衔接,又有与国际教育对话的空间,推进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与水平。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影响到各自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影响到各自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应当避免教育的全盘西化,对自己国家教育的批判应当是实事求是的,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建。我们要注重将中国常规基础教育优势和国际教育精华相结合。对西方教育合理内核的肯定也要实事求是,避免盲目拔高。
教育国际化不能忘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果一个民族无视或蔑视、舍弃或割断自身历史文化传统,民族伟大复兴从何谈起?全球化、国际化越是深入,本土化、民族性越是突显。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存续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这些理念和强调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并不矛盾。
(作者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
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孩子
刘 飞
谈到教育国际化,我们不由得会想到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为景山学校的题词,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十多年前的指示至今仍深具指导意义,我们认为这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补充,实质上就是要推进教育国际化。我认为深刻理解“三个面向”,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词——科学,规则、心态、视野,远见。
科学——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就是科学。教育是一门科学。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教育的规律,如学思结合学问并重、温故知新行成于思等,必须把握住教育的基本原则,如鱼缸法则、狼性法则、南风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等,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构建育人框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由此,我们形成这样的共识:我们关注教育国际化,并不是因为其提法时髦,而是要追求符合科学规律的教育。科学是教育面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规则、心态、视野——教育要面向世界,首先要有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遵守规则是现代人的内在需要。教育开放、透明、平等,权利义务对等就是重要的规则。教育要面向世界,心态问题也很重要。教育国际化不是全盘西化,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本土文化,教育国际化是前提,教育本土化则是根本。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说得好“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先占有,后挑选,再本土化。国际化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吸收外来文化以促自身文化创新。教育国际化还是一个视野问题。提高教育国际化的水平,首先要提高我们的国际视野,要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向,借鉴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学生奠基。
远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对潘基文秘书长提出的“教育第一”的倡议表示坚定支持,并明确指出“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更加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于未来,要思考未来社会需求对人才有什么要求,作为未来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未来学校应具备哪些功能。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的进程,推进教育国际化更需要有卓识远见,教育人应自觉担当。
“三个面向”为教育国际化指明了方向,到学校层面如何落实?我们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落实教育国际化,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教育追求与教育探索体现和渗透到学校办学实际中,即:教育必须帮助学生了解外界,使他们能够接触世界的先进文化体系,为他们成为未来世界公民做好准备,同时也要为他们参与世界竞争、学会交流与合作打好基础;教育必须使本民族文化主动辐射出去,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经验,加强与国际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在国际教育交流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打下基础;教育国际化必须走引进与输出相结合的道路,即外国文化的本土化与本土文化的国际化相结合。
芳草地国际学校作为一所有五十余年涉外教育历史的学校,在全面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上,将课程建设作为新的突破点。众所周知,中国的学生崇尚读书、热爱集体、学习刻苦、理解水平高、逻辑思维强,但在知识面、视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在适应性、独立性、个性特点等方面,往往不占优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设置、实施欠科学是原因之一。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
谈到课程建设,我想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次,我跟孩子们座谈,一个五年级学生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课程和国际部的不一样?”我当时是这样讲的:因为中国课程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国际部有国际部的特点。但这之后我深入思考,孩子们到底在呼唤什么?再进一步的思考,孩子到底想说什么?他呼唤的是公平,呼唤的是质量。
孩子的困惑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一所承担国际教育任务的学校,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我们坚持开放的眼光,拥抱全球最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明确“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主要思路,通过“忠实、整合、拓展、创生”策略,构建科学与人文结合、中西文化结合、课内外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体现文化融合且充满活力的芳草课程体系。
在我们学校的网页上,有“地球主题探索”这么一个部分,分为六个主题,分别是我爱芳草地,美丽的中国,可爱的故乡,我想去那里,多彩的世界和唯一的地球。这里是孩子们的论坛,孩子在论坛中表现出的那种自主探究实践合作,让老师也很惊讶:在“五洲儿童欢聚芳草”雕塑前,学生们质疑“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右手指天”;在“心系芳草”前,孩子们探究哪个角度、什么光线下摄影效果最好;“你好芳草”也很有意思,学生用22种语言文字手书“芳草”,我们有56个国家和地区的孩子在这里学习,每个国家的孩子写出“你好”这俩字,这成为我们国际交流的园地,同时也成了学校的外语角。这就是我们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为核心,以道德、语言、数学、科学、艺术、健康为基础学科领域,以地球主题探索为综合实践领域的芳草课程体系。
(作者系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
评论
基础教育更需国际化
小 文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创新”这一重大课题。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社会管理的创新,人才至关重要。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对不同信息的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充满活力的竞争意识和国际化眼光,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要具备这些素质,与单一标准的、同质化、模式化的教育理念有着本质的冲突。要解决这一问题,出路就在于基础教育国际化。
所谓国际化,不是在办学规模上贪大求洋,不是要求教师学生说话办事一律向国外看齐,更不是多出几次国、多办几个国际夏令营。基础教育国际化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国际化、眼界的国际化、理念的国际化。我们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观念:学生们将来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他们是不是要经常与“老外”打交道,至少他们不再是封闭的,他们对问题的回答不再只有一种标准答案,他们有更多尝试的勇气和愿望,他们更有爱心,更加包容。
北京大学教授闵维方撰文指出,中国每年毕业600万大学生、40多万研究生,其中博士生5万多人,数量是世界上最大的;但是从质量上看,我们的毕业生在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在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在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和毕业生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他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很努力,都非常辛苦,他们是中考、高考、考研一路考下来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趋同的而不是求异的。”
闵维方教授虽然着眼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但也同时指出了基础教育的弱项,即着力培养趋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匮乏的主力推手,且基础教育在这一方面的“定型”之力,又使高等教育无可奈何。
打破这种“定型”必须从基础教育做起。今天,基础教育的任务早已不再是“看书识字”,更不是“请先生看住几个娃”。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正常的人格、乐于接受知识的头脑、与他人交流的沟通意愿和爱与被爱的情感积累,事实证明趋同模式与此几乎背道而驰。从更高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基础教育,汲取国际上先进的基础教育理念和手段,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是教师的国际化。“国际化”绝非“双语教学”那么简单,它要求教师首先要打破头脑中的趋同意识,去除唯上、唯书、唯我的陈旧观念,调整“好学生”的评价标准,努力使之符合创新社会的人才需求标准。在具体做法上,要努力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出新,保护学生活跃的思想和言行。哪怕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教师,也要不断关注最新教育成果和教育理论,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之有效的,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培养模式。
世界不断发展,创新永无止境,基础教育国际化也是不会停止的一门学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整个社会来看,“有把子力气”已远不是劳动者的主要素质要求。在这个时间节点,基础教育国际化问题的提出与探讨不仅正逢时宜,而且应当全力推进,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