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农村学前教育进行“局部突围”、修修补补的单一政策,都不可能实现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情势的好转有赖于系统化的制度设计与焦点式的重点扶持。
■王海英
今年全国两会,老百姓比较关心的三大问题是反腐、环境和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李克强总理动情地说:“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然而,目前农村孩子得到的教育发展机会,不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与城市孩子有差距,学前教育更是“欠账”多年。当前,学前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短板”,农村学前教育则是“短板中的短板”。据统计,我国幼儿园的师生比平均为1∶30.2,而农村幼儿园则达到了1∶36.1,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地方甚至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两三倍。不仅师生比严重超标,农村学前教育的园所数量、幼儿入园率、师资队伍质量、课程设置等也严重不足,形成农村学前教育的“总体性资源匮乏”和“总体性教育贫困”现象。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总体性贫困”,是农村经济贫困、发展滞后的伴生现象。农村学前教育的资源匮乏是硬件与软件、观念与制度、技术与思想的多重匮乏,而师资的匮乏、观念的落后是“贫困中的贫困”。面对这样一种总体性贫困,任何对农村学前教育进行“局部突围”、修修补补的单一政策,都不可能实现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情势的好转有赖于系统化的制度设计与焦点式的重点扶持。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农村的问题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的问题。农村学前教育的根子是农村的贫困,是城乡政策的历史不均衡,必须上升到国家层面、制度层面,通过“补偿”重新总体架构,以实现农业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已采取的取消农业税、以工促农、种田补贴、扶贫攻坚等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但单一的政策无法解决总体性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制度,公平地配置社会资源,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三农”问题必将长期存在,农村学前教育必将永远贫困下去。
对大多数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来说,学前教育的资源困境首先是硬件的困境以及入园难的困境。我国从2011年开始启动实施的第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都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即扩总量、增资源,满足广大农村地区适龄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保障起点公平。
然而,笔者认为,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不是硬件资源,而是师资队伍。在硬件资源配备达到一定水平后,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进行倾斜的重点要放到师资队伍建设上来,以确保农村学前教育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我国10.5万所幼儿园存在315万名教师的巨大缺口,而当年新增幼儿教师只有98万人。两相比较,缺口之大,一目了然。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幼儿园师资匮乏是一个巨大困境。因此,在当下全国幼儿师资整体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政策性师资的制度设计与再生性师资的本土培养,成为必须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政策性师资制度?就是为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匮乏而特设的师资制度,比如我国已经开始实施的特岗计划、转岗计划、免费师范生制度、需求地生源招生政策等。2013年,教育部扩大了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总招生规模扩大至32100名,包括农林、水利、地矿、机械、师范、医学及其他适农涉农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除了职前政策性师资制度外,对于那些已经选择到农村工作的特岗教师、转岗教师,国家要有进一步的优惠政策,以政策留人,以待遇留人,通过多种方式稳定师资队伍。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行大学生支教制度、城市在职教师支教制度,充实和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资源。
所谓再生性师资,是指强化对那些具有本土意识的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从信仰教育与政策引导两个维度加强在职教师的农村归属感与认同感,使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优化不仅建基于“外引”,也立足于“内生”,从而稳定和扩大教师队伍,防范师资流失,增强本地培养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造血能力。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既有赖于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更有待于社会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笔者认为,当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能够公平地享受社会资源时,农村学前教育与城市学前教育的资源差距格局就一定会得到改善。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