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应着力构建科技创造人才培养体系
杨浩民//www.workercn.cn2014-03-18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钱学森曾针对我国大学教育的状况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我们学校教育人云亦云,一般化,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形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

  钱学森所说的“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就是解“钱学森之问”的技术层面的突破口。

  众所周知,每位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学校教育,应尽早做起。所以,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不仅要在大学里推行,中学、小学也要推行。就是说,我国应该构建一套科技创造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科技创造人才模式作为我国学校教育普遍推行的模式,至少应有以下要点:首先,应是真正解放学生个性发展的模式。每位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特点与优势,也不免会有相对应的弱点,此模式应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模式。第二,应是充分激发学生智力潜能和开启自性智慧的模式。科技创造人才的培养模式应一改过去那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代之以启发式、激励式、点燃式教学方式,要着力开启学生的自性智慧,激活学生的内因动力,发掘出学生不竭的创新源泉。第三,应是德、智、体、美各项素质全面提升,协调发展的模式,即全素质、全人格的教育模式。第四,应是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化优势的模式。第五次产业革命和现代科学体系的形成,要求现代教育必须适应这一时代变化,就是说,科技创造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时形成人与计算机合为一体的学习机制,能用最快捷的方式开展有效学习,使学生能从最优质的教育中汲取营养,能从最前沿的科学领域收集信息等等。可以说,运用自如地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应是科技创造人才必备的技能与素质。

  培养科技创造人才,应以杰出的科技创造人才的共性特质为重点培养目标,此基本目标至少应包含以下五项: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并掌握科学方法论;培养学生强有力的自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兼收并蓄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上所述的五项基本上属于非智力因素目标,但这些非智力素质的形成非常重要,它是学生获取高智能发展的有效保障,是学生成长为杰出人才的基础条件。

  解“钱学森之问”一要改革我国的学校体制;二要构建我国科技创造人才培养体系。完成我国的学校体制改革尚需时日,但构建、推行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模式的工作不能坐等,应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先做起来。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