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刘彤
在6月20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典礼上,1103名毕业生获得学校颁发的“工士”学位证书。“工士”学位是否意味着我国在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之外又增加了一个学位?“工士”学位的背后存在着哪些争议和创新点?
工士学位的争议
合法性之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目前实施三级学位制度,分别是学士、硕士和博士。我国的三级学位制度是一种法定意志,各类学位的设立、授予、撤销等管理都是国家层面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进行。从法定意义上来讲,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这次尝试是一种民间自发行为,其所谓的“工士”学位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只能算是一种荣誉称号,而并非是学位证书。部分媒体乐观地报道“工士进入我国学位序列”也并不属实,我国目前实施的仍然是三级学位制度,“工士”学位要真正进入到我国学位序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社会认可度之争。长期以来社会对高职毕业生存在一定歧视,这里面有过去崇拜学历、轻视技能的思想在作祟。给高职学生颁发“工士”学位能否消除社会的歧视,从而获得大家的认可呢?当今学历贬值的现象毋庸置疑,招聘工作时大专看都不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很多应聘场合连“学士”学位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工士”学位又有多少含金量?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博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呢?
学历门槛之争。国务院刚刚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高职院校“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学位制度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而“工士”学位的出现,能否真正解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是否偏离了职业教育重实用性的技能培训目标?是否又陷入到新的学位与文凭的泡沫之中?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审慎思考。
工士学位的创新
“副学士”的中国式运用。副学士制度源自美国和加拿大,介于学士学位和专科之间,授予完成高职教育、达到一定专业学识和应用能力水平的高职毕业生。在美国,学位由社区学院、专科学院或某些具有学士学位颁授资格的学院和大学,颁授给完成了副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该课程等同于四年制大学的首两年课程,也等同于英国的基础学位。副学士学位,是四级学位系统中等级最低的一种,修读者一般须在社区学院或专科学院修读两年,通常无需通过论文考核。在中国内地,副学士还不被教育部所承认。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向学生颁发“工士”学位的荣誉称号,或可被认为是一种“专业副学士”的中国式运用。
“职业学位”的未来范本。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被很多人视为学历文凭贬值的重要标志,其实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学历的普遍提高使本科文凭从稀缺到普及,并不意味着比本科“低”一层级的职业教育就必然会在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这些年来高职院校初次就业率屡创新高,甚至多次超出本科、研究生教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本质上来说体现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渴求和推崇。只要“工士”学位坚持授位的严谨和应用型原则,严把质量关,就能重塑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形象,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砝码。此外,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教育部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就这项工作加快推进。据此而言,湖北职院坚持获得学位的学生必须达到“三证四合格”标准,学业成绩和技术技能兼备,这一严格尺度也为国家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提供范本。
明确高职教育的类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要确立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会把精力用在打造职业教育方面,而不是仅仅打造综合类大学。设立“工士”学位,将高职教育明确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类型,有助于端正政府理念,加大财政投入,让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享受到“国民待遇”。
此外,职业教育中缺少一定的学位认证机制,本身就说明其被排斥在既有的学术体系之外,不但会影响到年轻人的择校、择业观念,也给职业教育者的继续深造带来现实困难。因此,“工士”学位的设立,对于职业教育的自我发展而言,将起到一定的正名之效。
总而言之,“工士”学位诞生于中国职业教育的转型期,它是助力职业教育向更专业发展的一个产物;但“工士”学位要想实现此一制度性初衷,离不开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如办学模式、培养体系与标准的更新等。
(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