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专家学者发言摘要(上)
//www.workercn.cn2014-07-10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是什么?

  它不是一本经典,也不是中华历史中哪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所说的一两句话,而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至少应该有这些方面:它是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文化,与人讲诚信、讲互相尊重、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它是倡导辩证思维的文化,反对“过头”和“不及”;它从主体上说是人文文化,汲取了宗教思想中的某些积极元素,加以改造,使人文文化更加丰富,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中去;它是讲爱心的文化,爱国、爱乡、爱亲人、爱邻里、爱大众、爱一草一木,即儒学宣传的“泛爱众而亲仁”;它引导人们去追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己内心的和谐,是追求和谐的文化;它讲和平,反对侵略;在文化观上主张“和而不同”,即倡导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它是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在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和贡献;它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即教育,认为人们经过努力学习皆可以成才,成为圣贤;它是主张国家统一的文化,等等。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精神根基。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指出,中学生、大学生要读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什么是中华文化经典?

  我的浅见是:第一,经典是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精髓,能集中反映其文化本质和文化精神的作品;第二,经典具有独特性和无可替代的代表性,是难以复制和模仿的;第三,经典是历史长期检验的产物,没有历史的检验,要确定哪一部作品是经典,是很难做到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出版改革发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 苏雨恒

  出版物是凝聚、传播和培育价值观的核心载体。出版物所承载的正是核心价值观所统领的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出版物对思想、文化、学术内容的选择、记录、呈现、传播的过程,正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价值共识、传播主流观念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出版工作本身就具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出版行业、出版人的天职,而这项工作做得如何是评价一个出版单位工作最重要的标志。

  作为国家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出版,更是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我国的教育出版始终担当着重要角色,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高教社和我国教育出版发展的历史中不难看出,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教育出版总是在参与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的过程中,体现国家意志,传递爱国情怀,彰显社会责任;总是通过教材、学术专著等精品力作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推广使用,来助力教育发展,投身国家建设,促进社会进步。

  高教社成立60年来,累计出版各级各类教学用书、学术著作4万种,超过30亿册。这些教材、著作以及数字出版物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青年学子求学、立德、修身、成才的精神食粮。在面向广大青年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高教社从成立之初由中央指定承担统一出版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课堂讨论提纲的任务为起点,参加了我国各个时期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包括当前正在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工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们不仅出版了一系列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的精品力作,凝聚了一大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中坚力量,同时,也使自身的出版队伍得到锻炼,把握方向、精品研发、宣传推广、服务教学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教育领域立德树人方面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引导、帮助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桥梁和渠道。

  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要按照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要求,更加强化阵地意识,不断开阔服务视野,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出版工作全过程,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需要 成长需要 践行需要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胡树祥

  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发表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这一方面表明了青年大学生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他以北京大学师生为代表,肯定了全国高校广大教师和青年大学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生活在今天的青年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做贡献。而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论述鲜明地告诉我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时代的需要,全国青年大学生都应该积极响应时代的呼唤,勇于承担这个伟大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青年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所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青年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强调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需要,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指明了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之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些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学生必须以学为主,这是因为大学是人生最珍贵的学习阶段,当然应该勤学。大学生必须崇德修身、知行合一,这是因为青年是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错过了这一道德学习、修养、实践的重要时期,将会给整个人生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必须修德。大学生必须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变化动荡,青年大学生时时面临选择和取舍。大学生必须扎实干事,踏实做人,所以为人处事是否笃实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颜吾佴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概念出发寻找答案。

  一是要有正确的交往方式。人们的交往方式既是由人们的生产活动决定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劳动、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及宗教活动必然产生的基本行为方式。现在中国社会,人们的交往方式存在着大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成分。血缘关系、熟人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交往方式,请客、送礼、说情,甚至行贿,不按法律办事、不按制度办事、不按规矩办事、不按民约办事,而且还堂而皇之、大行其道。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健全法制、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舆论的手段,加强教育、约束、管控,弘扬正气、鞭笞邪气、惩处违法违纪行为。

  二是要有正确的消费方式。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物质匮乏到物质丰富,中国人逐渐有了消费意识,因而出现了不同的消费方式,其中有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过度消费、炫耀奢华、崇尚贵族、标榜皇家,还有盲目攀比、爱富嫌贫、迷恋消费、任性消费,再就是消费结构不合理、生态意识不强等。这样的消费方式造成极大浪费,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可持续发展。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再分配制度,引导合理消费、抑制过度消费、打击不法消费,大力倡导中华民族勤俭、理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

  三是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我们独到的地方,但时下中国社会中也有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匹配的思维方式。不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即不能用变化的、连续的、发展的、对比的、交换的方法看待问题、看待别人、看待自己,剑走偏锋、走极端,以偏概全、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要不然就是思维跳跃、思维发散,看社会阴暗面多,严重影响对于社会正能量的认识,当然也影响对于社会问题复杂性的认识。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大力宣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宣传典型事例,提倡和谐、善用中庸、充分说理、抑制偏激。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