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桥脆脆”“楼歪歪”“豆渣路”……听到这些,你一定不会陌生。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地”,工程活动中的安全事故却被屡屡爆出,发生频率和死亡人数也不断被刷新。
在不缺技术、不缺资金的今天,为何这众多工程却缺了经得起检验的质量?
“中国正逐渐由工程大国转向工程强国,‘强’不仅指质量、水平及创新能力,更包括价值和理念方面的提升。”在近日召开的清华大学工程伦理教育论坛上,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杨斌直言当今工程教育中伦理思考的缺位,“我们做什么事情喜欢用最先进的技术,但最先进的就是最恰当的吗?我们大的工程项目喜欢抢工期,‘抢’,是不是正当的?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工程工作和工程教育工作的人思考。”
我国工程伦理意识严重缺失
时间回溯到1999年1月4日,伴随着一声巨响,建成仅3年的重庆綦江彩虹桥突然坍塌,40人死于非命。从此,“豆腐渣工程”、安全事故似乎总是与国内工程如影随形。
“这些看似是因为利益诱惑、监管薄弱或者技术缺陷所造成的问题,实则折射出工程伦理意识的严重缺失。”论坛上,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刘惠琴的话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中国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余寿文坚信“工程、社会与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三角形”,“这其中存在着许多深刻、重要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如果不加以考虑,便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试想,工程师单纯追求技术,与经济上只追求GDP指标、学术上只看重SCI论文有什么区别?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应有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
可就是这种在人类发展中急需的工程伦理精神,如今却成为最匮乏的所在。
“企业现在变得很‘聪明’,不敢‘直排’,采取夜间、假日、雨天‘偷排’的形式。领导来了,处理废水的机器赶快转起来,领导检查后走了,环保措施也就取消了。”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赵劲松直言不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价值判断,没有把伦理概念,即公众的健康安全福祉放在首位。”
中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HSE总监路志雄也坦言,很多时候重大安全问题是由未遂事件引起的,“如果在未遂事件这一层出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发生严重事件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度降低。但通常,害怕承担责任和损失,当事人往往会选择回避问题,也由此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工程教育要补上伦理“短板”
“工程师的首要义务是把人类的安全、健康、福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刚从新西兰参加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回来的余寿文念念不忘这句写在各国工程师协会章程上的话,“反思我们过去的工程教育,更注重器物化、工程化和技术化的教育,人文精神和社会科学关怀的教育却很少。”
论坛上,大家一致认为,工程伦理缺失的根本是工程伦理教育的缺位,而要推动工程伦理的发展,首先就要补上教育这块“短板”。“国际上,工程伦理的重要性很早就为人所知,美国职业发展工程理事会1974年就颁布了伦理章程。美国排名前9位的工程学科名校,早已开设工程伦理课程。但在国内,却只有几所高校作为选修课开设。”
专家还呼吁,工程师应该在实践中塑造、整合自己的价值观。“有的国家开必修课、选修课,有的国家在课程里有伦理内容的教学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环节,在现实中使你所学的经济、法律、环境等相关知识和社会碰撞,进而提升伦理。从这一点来看,企业是最有力量的工程伦理行动者,也是伦理实践的主要参与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强调。
此外,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关志华认为,促进工程伦理的发展,制度的建设首当其冲,“只有首先从制度上明确界定和厘清责任所在,才能真正规范工程师的行为”。
把伦理教育贯穿课堂内外
令人欣慰的是,专家的呼吁,如今正逐步得到重视。
2014年年初,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明确指出:工程教育不仅要继续重视知识和能力,还要重视价值观、诚信人格的培养,加强工程伦理教育,促进工程人才的全面成长和发展,育人之正本,筑国之根基。
清华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工程伦理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之一,早在去年,校长陈吉宁便提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大学学习模式。“伦理教育是价值塑造的重要载体。”杨斌说,“清华大学是工科强校,也是工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将在国家、社会和行业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据悉,从今年9月起,清华大学新入学研究生要至少修读一个学分的职业伦理课程,各院系将配备师资支持伦理课程的建设。在课堂之外,还通过学科前沿讲座、毕业设计等来实现伦理教育,并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种伦理要求纳入其中。此外,部分院系还参加了国际相关工程教育认证,其标准之一,就是要毕业生在工程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的职业道德上达到基本要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杨斌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推动充满希望。(本报通讯员 王 蕾 本报记者 邓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