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年来,中俄人文合作得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战略层面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共同构成了中俄关系的三大支柱。当前,中俄人文合作已涵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档案及青年九大领域,接踵而至的“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交流年”不断掀起“俄罗斯热”和“中国热”,开创了大国之间文明对话的典范。
如何延续这一热潮,进一步将两国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人文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果,深化为中俄世代友好的坚固基石是中俄面临的共同战略任务,笔者认为,高校特别是在对俄办学领域具有深厚积淀和鲜明特色的大学,必须勇于责任担当,通过协同创新构建中俄人文合作领域高校特色智库,为推进中俄人文交流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为此,这些高校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以下三点:
一、以国家对俄战略急需为导向,突出问题意识,着力挖掘中俄人文合作的内涵深度。
“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是建设高校特色智库的目标和方向、标准和条件。高校只有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将研究视角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聚焦,将研究人员向国家重大战略问题攻关聚集,注重成果的应用性、对策性和资政性,才能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和现实问题。
当前,高层次专门性研究机构空白、高水平决策咨询类研究成果匮乏和高端应用性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等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中俄人文交流合作的深化发展。国家迫切需要高校通过协同创新方式,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突破机制体制障碍,组建形成相关领域系统研究的专门智库,为国家对俄战略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高质量服务和高层次人才。
以中俄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例,中俄同为文化大国,中国梦与俄罗斯强国梦高度契合。当前两国都将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作为实现大国复兴的重要目标和途径。因此,如何辨析两国传统文化中的共性和差异性,通过扬弃文化固有因素,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国家转型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应当成为中俄文化比较研究的重点之一,亟待我们通过哲学、文艺学、人类学、文化学、图像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艺术学等交叉综合方法,对“中俄文化强国梦想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中俄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政策和文艺战略的关系”、“当前中俄文艺领域人文合作的主要困境与对策研究”、“中俄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特征和国家政策关系研究”等重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建立对当代中俄文艺发展形势和未来发展的全面认知,为中俄人文合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翔实的数据支撑,为两国文化认同和战略合作提供智性保障和范式指导。
二、以高端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激发内生动力,全面增强中俄人文合作的支撑力度。
高校应主动按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围绕中俄人文合作的目标与任务,协同国内相关领域研究见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中俄战略、文化、法律、教育、科技、传媒、旅游等研究领域,组建“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科研骨干”三级责任式多学科融合型创新团队,打造开展中俄人文合作领域战略研究的高端平台。
首先,应以汇聚对俄优质人才队伍为基础,以多学科融合的项目研究为引领,组建以首席专家为首的创新团队,通过多学科综合项目研究,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强化知识更新,形成一批适应研究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的多学科知识构成和积累的队伍,以适应跨学科研究需求。同时不断吸收具有创新潜力的科研人员,加强后备骨干力量的培养,通过科研实践提高科研能力。
其次,加强多学科融合的面向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现实问题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端人才的培养。从硕士生培养开始进行系统训练,通过推荐免试选拔、跨学科选课、科研实践等方式,着力培养面向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现实问题的高端人才,为中俄人文合作创新团队积蓄后备力量,保证中心人才梯队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通过加强对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选拔年富力强,在管理岗位经验丰富的人员参加特色智库的组建培育工作,并通过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保证管理高效有序。
三、以机制体制改革为保障,突破固有束缚,持续提升中俄人文合作的创新高度。
协同创新的核心是一种管理协同创新,这不仅涉及原有管理制度改革,同时要在特色智库内部实现管理制度、体系的新突破,并促进原协同单位管理体制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因此,大学实行协同创新、构建特色智库必须以改革现有制度为动力和保障,重点突破各种对人才、学科、科研发展构成阻碍的藩篱,从组织管理、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科研评价、科研组织、资源配置、国际合作交流、创新氛围等八方面进行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创新理念立地、管理制度益地、贯彻执行落地,实现协同创新机构整体功能的全面拓展。
针对当前的中俄人文合作新形势和新需求,特色智库协同创新还迫切需要开展以创新要素开放流动为特点的体制改革和以倡导学术自主、平衡责权关系为特点的机制改革,从而实现以任务牵引式科研运行机制为核心,以专家负责制组织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教学科研多学科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贡献比例分配式利益共享机制和突出常态交流的国际交流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运行机制。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3C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