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学术之都:定位、动因和路径
李强 胡宝荣//www.workercn.cn2014-11-03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北京时提出把北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先进文化之都自然离不开学术的进步和发展——

学术之都:定位、动因和路径

  建设学术之都的定位

  建设学术之都首先需要解决定位的问题,亦即建设什么意义上的学术之都。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和优势,因此建设北京学术之都的定位必须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学术之都不应当局限于中国,而应当面向世界,面向全球。更何况,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早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学术之都”。但毋庸讳言,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还有着明显的学术差距,我们的国际影响力还很不够。就目前的学术地位而言,我国可以说是学术大国,但很难说是学术强国。事实上,目前我国的学术体量已经很大了,每年在国际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很多,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并不多。就拿诺贝尔奖来说,我们就很少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因此,建设“学术之都”不仅是建设“中国学术之都”,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建设“世界学术之都”。

  为什么要建设学术之都

  建设学术之都第二个问题就是动因问题,即为什么要建设学术之都。事实上,建设学术之都不仅是北京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的一件大事。

  一方面,建设学术之都是建设先进文化之都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北京时提出把北京建成“五个之都”,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学术之都”是“先进文化之都”题中应有之义。众所周知,学术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成体系、高层次的文化。学术的发展特别能彰显文化的魅力,促进文化的发展。因此,建设先进文化之都自然也离不开学术的进步和发展。实际上,建设“学术之都”其根本意义就是建设“先进文化之都”,是建设“先进文化之都”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建设学术之都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从历史上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开始在政治上成为世界上越来越有影响力的大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称中国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世界大国的地位还很不相称。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两个方面。硬实力是基础;文化软实力则是硬实力的重要延伸,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学术是文化的制高点,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部分。可是,目前我国的学术发展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总体上还相对滞后,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例如,我国现在的很多学术论文研究的领域和主题往往是“跟从”,常常都是在全世界发表了该主题的众多论文以后,才有我们的论文出现。这意味着我们在学术创造和引领上已经落后了,那么何来话语权呢?要掌握话语权首先要“引领”。建设学术之都,其本意就是要引领,而不是跟从。只有引领学术发展,中国在国际学术界说话才有分量,才能掌握国际话语权。

  建设学术之都应遵循的规律

  建设学术之都是一项异常复杂而艰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是,这其中最核心的还是促进学术的进步和发展。学术乃是学术之都建设的根本。没有学术的发展,没有一流的学术,再好的都市也不能称之为“学术之都”。

  那么,如何促进学术发展呢?学术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自由的学术环境。学术贵在自由争鸣。陈寅恪写在王国维纪念碑碑文上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可以说是对自由学术环境的一种很好的诠释。没有自由争鸣,不能发扬真理,必定难有学术发展。事实上,只有在自由争鸣中,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学术创造力。学术有无错误,是可以商量的,且不辩不明。正如证伪主义者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中说,科学是在不断证伪中前进的。

  建设学术之都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营造一种自由的学术环境。除了创新学术管理体制机制之外,学术自身也应该多一点学术争鸣,多一点学术批判。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表现在学术上就是正常的学术争鸣、学术批判太少,似乎批判了,人情上就过不去了。这一观念需要转变,建设学术之都要先搞好学术批判。

  建设学术之都,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大学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学术与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学不仅是学术生产最主要的载体,也是学术人才培养的摇篮。所以,“学术之都”之“学术”和“都”的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大学和城市的关系。过去,大学大多远离城市,远离喧嚣,所以我们习惯于称大学为“象牙塔”。事实上,博雅教育办的最好的学校确实也都是远离大都市的学校。其实,原来的清华、北大也是选择了一个没什么人的远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大学与城市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彼此影响、相互助推。

  一方面,大学对于学术资源、人才资源的汇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学除了可以创造知识之外,还有重要的聚集功能和塑造功能。英国人有一句很有意思的名言,说建一个伟大的城市其实很简单,先建一个大学,把它建成全世界最好的大学,等五百年后,这个城市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城市。说的就是大学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影响。近来,世界各国都在试图把大学或学术的发展跟城市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中国也有,如全国各地都在建大学城,规模很大,校园也很漂亮;但现在看来,这些大学城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也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城并没有很好地融合到城市发展中。

  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也是大学发展、学术进步的重要支撑。大学的发展、学术的进步需要一定资源支撑,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实际上,大学在带动城市发展的同时,城市也会支撑大学的发展。斯坦福和硅谷的关系,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斯坦福大学在缔造了“硅谷神话”之后,所获得的回报也是巨大的,除了智力资源之外,最直接的回报就是资金,从而助推斯坦福的新一轮发展。例如,1991年,斯坦福大学百年校庆募捐一举创下了126亿美元的天文数字,更是创造了整个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新记录,让哈佛也望尘莫及。

  所以说,如何使大学更好地融入到城市发展中,是建设学术之都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第二,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建设学术之都还需要有一种历史的眼光。中国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北京亦有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有着深远的学术传统和丰富的学术资源,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资源。例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各个流派,迄今为止仍是我们学术思想的重要源泉。而且,中国过去在学术上也曾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出现过“东学西渐”这样的“中国潮”。因此,建设学术之都,我们没有理由去抛弃传统,而应当更好地总结中国的学术传统和学术资源,这是我们的“根”。离开了这个“根”,我们就没有了基础。

  当然,我们也不能够固步自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今天中国的学术落后了,但不是落后在“传统”,而是落后在“现代”。当今学术的较量更多地是现代学术和科技的较量。因此,建设北京学术之都,重拾学术辉煌,必须走向现代,实现学术现代化。学术现代化,是大势所趋。

  第三,要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就本土化而言,建设“学术之都”,首先必须要有中国自己的东西,要有中国自己的学术成果。西方学术是领先了,但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只有搞好本土化,我们在世界上才有发言权。事实上,正处在转型中的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术研究对象,有很多地方值得去研究、去提炼,然后拿到世界上去比较,往往会有重大发现,获得很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就全球化而言,建设“学术之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走出去”。学术之都不是“自封”的,而是世界“认可”的。所以,学术必须“走出去”,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中国学术,认可中国学术。这实际上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然而做得还不够。就拿学术期刊来说,目前国内的学术期刊尤其是人文社科类期刊还完全没有与西方接轨,进入不了国际学术话语体系,怎么“走出去”,怎么“全球化”,这是一个问题。此外,建设学术之都还应当“引进来”。学术之都必定也是高端人才聚集之都。因此,建设世界学术之都,还应当有一种包容的气度,把世界高端人才都“引进来”,使其成为学术之都建设的一分子。(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社会学教研室讲师。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北京建设学术之都的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ZDB11)阶段性成果)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