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到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到完善科研管理体制——
神舟十号航天员为全国6000万中小学生进行太空授课,中国和欧盟大学生利用嫦娥探月工程有关数据共同绘制月球表面图,科学家搭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开展沉积物等综合作业……我国科技领域充分发挥战略高科技的溢出效应,高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到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到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我国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向新征程。
自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国务院成立了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26个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统筹科技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确定了62项工作任务、242项改革举措和20项改革重点任务。目前,多项改革政策文件已经陆续出台。
我国原有科技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下,其突出特点是科技资源集中在政府所属独立科研院所。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其弊端日益突出。科技和经济“两张皮”、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与分散重复并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一个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技体制机制亟待建立。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改革。
“从理论上讲,科技创新提升了劳动生产力,就会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科技部部长万钢说,从实践中看,手机逐步代替固话,促进了电信机构的改革;微信冲击了短信,促进运营商转换经营模式;网购带动物流和零售业转型;支付宝、余额宝引发对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倒逼电力体制改革。因此,推动科技创新,创新商业模式,开拓新兴市场,也一定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在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瞻。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前沿探索。基础研究投入从2008年的220.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498.8亿元,年均增长22.6%。SCI收录我国科技论文从2008年的11.7万篇增加到2011年的16.8万篇。中微子振荡第三种形式、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黑格斯粒子等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引起国际科技界高度关注。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在选才、引才、用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以国家科技计划为载体,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深入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要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动力。技术创新支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科技更多地融入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在三峡工程、高速铁路、西电东输等重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在水电装备、高速列车、特高压输变电等方面都居世界前列。
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1.7%。通过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十城千辆”工程、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十城万盏”工程、光伏发电规模化“金太阳”工程等,加快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顾瑞珍、翟玉珠、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