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观点摘编:村落文化重建,乡贤不能缺席
//www.workercn.cn2014-07-18来源: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村落文化重建,乡贤不能缺席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农村为主体的社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而这些历史记忆,恰恰最能够引起当地人们的认同感,增强地方社会的凝聚力。历史上的乡贤,或在本地,或在全国范围内有所作为。他们或以学问文章,或以吏治清明,或以道德品行而闻名。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的悬殊对比,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渐渐地对自己的乡村老家趋于淡忘,甚至毫无感情。但是,正如费孝通先生主编的“乡土重建”一样,乡贤也可重建。

  如今,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了,有文人学者,有政府退休官员,有企业家,有科技工作者,有海外华人华侨等等。他们视野开阔,交游广泛,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是对于哺育自己的家乡念念不忘。乡贤是从乡村走出去的,他们经过了社会的锤炼与磨砺,成为社会上的精英分子。村落文化重建,乡贤不能缺席。当今社会要广泛宣扬乡贤文化,呼唤乡贤回乡,将自己毕生所学及所有奉献家乡建设,反哺故园,造福一方,更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教化乡里,感召乡亲。

  ——中南大学教授、中国古村落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

  校训折射出创新价值取向

  对中美两国排名前30位的大学校训内容进行频度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大学校训内容较为集中,个性色彩鲜明,形式灵活多样,频度较高的为“Light、truth、knowledge、service、freedom”等。

  中国大学校训内容相对分散,句式较为工整,以两言八字和四言八字居多,频度较高的为“创新、求实、明德、博学、科学”等。

  两国校训内容与形式的差异,从侧面反映出中美两国历史文化背景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上的差异。美国大学校训中对光明的追求反映出其强烈的宗教文化背景,同时也暗含着巨大的探索、寻求与进取的动力。中国大学在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过程当中,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知识探索与创新能力不足。

  一组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0%,中国只有20%。创新能力是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因此,校训中表达出了强烈的创新价值取向。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政治理论教育学院奚冬梅

  社区体育不只是广场舞

  我国社区体育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短缺、组织松散等一系列问题。如青年人和中年人参与较少,老年人和儿童人数众多,体现出“两头热、中间冷”的年龄差异;现代体育项目如现代舞、广场舞等也开始流行,但也大都以老年人为主。

  问题根源在于政府主导职能没有满足社区体育快速增长的需求,街道和社区没有发挥很好的主导作用,没有配备专职社区体育管理者来负责社区体育活动,接受正规培训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较少。

  社区体育基础设施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有些企事业、院校的体育场馆面向公众开放,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是公益性开放,有些场馆收费标准已经超出普通百姓日常锻炼所能承受范围。这使社区体育活动范围大多局限于“广场项目”,缺乏竞技性和时尚性,很难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因此限制了社区体育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李浩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