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理论前沿:对于结构调整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
//www.workercn.cn2014-08-18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但是,人民币和外汇流进流出量的增加,对国内金融稳定必然带来新的挑战。综合考量,金融开放利大于弊。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外市场和国外资源,才能确立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应有的地位,避免被美元储备绑架,从而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有效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可以防范短期游资对国内金融的冲击。比如对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分别征收1%的托宾税,对长期投资来说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对以套利为目的的短期资金来说,则会产生重要的抑制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郑新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对于结构调整,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落后产能要淘汰,过剩产能要消化,要靠改革来推进。对基础薄弱的产业要加强,服务业比重要提高。要创造条件,让核电、高铁、更多装备走出去,努力消化过剩但并不落后的产能。调结构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科技进步,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从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迈进。通过创新解决制约发展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瓶颈问题,推动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张占斌:“新常态”经济发展仍需合理速度

  “改革疲倦症”和“改革虚幻症”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极为不利,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应该看到,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对现实利益格局的调整前所未有,风险大、矛盾多、见效慢将成为常态,许多关键领域的改革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局部的试错不可避免。为此,要以防止和克服“改革疲倦症”和“改革虚幻症”为抓手,增强改革动力,稀释和化解改革阻力,争取改革新空间。要建立有利于改革的舆论和法律机制,在舆论环境上理解支持和宽容改革,依法维护改革者的正常权益和保障改革措施不受干扰地加以实施,依法保障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容错机制。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刘进军:构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与约束机制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