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市场化项目运作整合专业化社会资源
//www.workercn.cn2013-12-30 07:12:3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市场化项目运作整合专业化社会资源

——浦东工会创建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的探索

 

  “基层有活力、职工得实惠、社会有影响,”这是常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姜鸣嘴边的一句话,也道出了浦东工会决心用改革精神创新工会工作的目标取向。

  如果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新一轮改革的总路线图,那么,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则迈出了改革的坚实一步。

  浦东又一次牵动了全世界的目光:在这块热土上,能否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时代的命题,同样摆在浦东工会面前。一直秉承“主动服务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局”这一工作理念的浦东工会又该如何全面转型顺应变化和发展,团结动员200万浦东职工投身新一轮改革大潮之中?

  今年9月,就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启航的同时,浦东工会组建了全国工会系统首家民办非企业组织——上海浦东公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12月9日,中心发布《2013年浦东职工需求调查报告》,引来人们普遍关注。3天后,该中心又发出了职工服务项目创意“征集令”,引起40多家社会公益组织跃跃欲试……

  “结合党政所需、职工所求和工会所能,通过枢纽型组织建设,加快推进工会去行政化、形式化和封闭化,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承接工会参与社会建设管理职能,是当前浦东工会开展职能转型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工作抓手。”姜鸣如此解析这一创新之举。

  “三级九档”铺就工会工作者职业发展之路

  如何实现工会工作者“招得进、留得住、管得严、用得活”,浦东工会用时一年之久的顶层设计,终于到了实施阶段。

  对于浦东新区近200名工会工作者来说,9月25日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随着浦东公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潘建明和浦东新区人才市场职场招聘部经理马清源在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劳动关系转移协议上签下字,浦东新区近200名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劳动关系正式转入该中心,这也意味着他们实现了从劳务派遣工到驻点服务工的身份转变,中心将全面承担工会工作者的组织、培训、管理和派出工作,这里将成为他们真正的“家”。

  “人有攸归,心里才踏实。”来自唐镇总工会的工会工作者姚晓燕这样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在此之前,和分散在浦东基层工会中的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一样,她也以劳务派遣工的身份耕耘在工会一线。由于工作区域和不同工会组织实际状况的差异,工会工作者在薪资待遇、专业培训、职业发展等方面都有差异,这也让工会工作者队伍存在不稳定的隐患。

  中心的成立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新区所有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都将统一管理,招录使用、合同管理、职业培训、岗位调配、职务任免等一系列工作都将由该中心担当。在减轻基层工会负担的同时,这一运作模式也意味着在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等工会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上,将克服区域差异,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同工同酬。

  “中心的成立对我们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激励,更让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这份职业的发展前景。”对于中心设计的岗位晋升通道,姚晓燕已经了然于胸:“专业职级、职业等级、职务晋升机制都有详细的规定,光是职业等级就有‘三级九档’的设计,还有四个岗位职务晋升设置,专业培训计划也是周详细致,是白纸黑字的制度。”

  而对于工会工作来说,该中心的正式投入运营则是对传统工会运作模式的突破,是建设枢纽型工会组织的大胆尝试。

  “中心将采取契约化的方式承接新区各工会组织建设、维权帮扶、素质工程等服务项目,其意义在于工会将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工作,通过市场化的项目运作整合专业化的社会资源,这打破了工会行政化、内循环运作的传统模式,更有利于激活基层工会活力,提升工会工作效能和社会影响力。”姜鸣介绍说。

  “当然,中心的建立解决的不仅仅是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管理问题,更是浦东工会向枢纽型工会组织转型迈出的重要一步。”姜鸣信心满怀:“浦东新区总工会将努力把公惠中心打造成全国工会创新社会组织的第一品牌,发展成上海市公益社会组织的领先品牌。”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