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基地完善 规范运作
下岗职工潘士敏通过梁山县工会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掌握了营销技能后,到当地的一家挂车厂做起销售业务,每年销售挂车60余辆,年收入近10万元。
潘士敏的工作业绩,与工会组织开展的“工友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分不开的。2010年以来,按照统筹安排、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省工会建设了一批培训方式多样、服务功能完备的实训基地。
工会依托374个“工友创业”实训基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30个、市级116个、县级221个。“基地有了,还得在规范上下功夫。”山东省总保障部部长刁维强说。
近年来,各级工会不断加强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和工作协作,并从组织机构、建档立制、招生宣传、培训鉴定、就业安置等方面加以规范。实训基地由工会统一标识、统一授牌,实行市场化运作,双方签订合作培训协议,协商制订培训方案和计划,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和培训实名制汇总表,并报工会帮扶中心核查备案。
为规范服务对象,省商务厅和省总工会还对联合确定的家政服务培训单位、各级“工友创业”实训基地等明确提出了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为重点,实施分类培训,实行专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并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资金保障 质量严格
近年来,滨州市总工会、市农业银行联合开设了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所需资金小额贷款业务,累计帮助12000多名农民工成功创业,并带动近4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滨州市工会的做法仅是山东各级工会组织为完善就业帮扶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培训补贴制度的一个实例。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全省工会共投入培训资金5710余万元。
为了让资金用到刀刃上,各地工会加强了对培训资金的管理使用,明确规定培训资金只能用于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困难职工、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实行实名制管理,严格资金发放审批程序,着力提高培训(帮扶)资金使用效能。
为增强培训工作实效,各级工会还普遍加强基层就业信息员队伍建设,及时掌握用工企业技能需求,合理设置培训专业,规范培训形式和内容,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协助做好培训后的认证工作,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培训,形成了众多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会培训工作品牌:临沂市工会的出国劳务培训、济宁市工会订单式驾驶员培训、枣庄市工会手工艺品制作、菏泽市工会家政服务员培训、烟台开发区工会电气焊培训、东营市工会农民工培训以及青岛工会的“助你创业”培训等。
2010年以来,山东省累计有12.7万人次通过工会培训后获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帮助3500多人成功创业,各级工会还协助企业对8.6万名在岗职工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助其提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