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大国工匠-正文
武钢人朱有发的匠心情怀 四十余年专注质检创新(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2-05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更多

  “作为一名工人,如果不懂得创新,又怎么去创造价值?工人和工匠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把事做完是工人,把事做好是工匠。” 武钢股份有限公司质检中心化验分析工、高级技师朱有发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谈到。

  朱有发在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整整40余年坚守

  一个专业干上一辈子

  身着卡其色的工作服,眼前的这位武钢人和其他同事似乎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事实上,截止目前为止,朱有发已从事质量检验工作整整42年。在这期间先后完成30多个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取得国家专利4项,国家发明奖4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市职工创新成果奖6项,武钢公司级创新成果奖10项。

  42年的时间,全部都投入到了质检工作上去,用朱有发自己的话叫“一个厂·一个专业·干上一辈子”,专注的背后更是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对工作的坚持与热爱。1976年朱有发以“优秀知青”的身份踏入武钢时,当时正好被分配到质监部门,“跟其他工人不太一样,质检工人每天身穿白大褂,总有一种非常神圣的感觉。”

  朱有发在工作室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三十年过去之后,2007年,朱有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这也是武钢第一个以工人技师以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朱有发创新工作室。在朱有发的带领下,该工作室所在的武钢质检中心炼钢站每年承担着武钢4000多万吨500多亿元的大宗原燃料以及300多个品种的质量检验工作,先后完成了20多个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解决质量检验、技术改造、设备运行等方面出现的许多疑难问题,为武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人的价值是通过劳动成果来进行展示的。自己的创新价值和技能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个人的价值得到了实现,企业也得到了实惠。”朱有发说,整个武钢的矿石原材料全都是质检中心把关,把准确性检验好就是对武钢最大的效益。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