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中美关系关乎中国外交大局,关乎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经过40年发展,中美两国经济利益高度融合,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两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需求不断上升。原本应该是总结40年相处之道,共同推进双边关系向好发展,但是人们看到的却是中美之间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被放大,两国关系遭遇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在过去近20个月的时间里,曾长期构成中美关系压舱石的经贸领域,冲突摩擦持续激化,引发的经济动荡殃及全球。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企业实施所谓“长臂管辖”。中美贸易战甚至延烧到金融、科技和其他领域。美方在经贸、科技、人员交往等领域接连对中国无端设限打压,在涉及中国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问题上蓄意攻击抹黑。某些美国高阶政治人物,罔顾起码的国际道义与礼节,利用各种国际场合诋毁中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在涉港、涉疆、涉藏问题上指手画脚,给中国扣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凸显其愚蠢的强权霸道心态。美方的所作所为,损害了40年积累起来的中美互信,也冲击了整个世界的稳定与发展。
当前中美关系面临严重的困难和挑战,源于美方偏执的“中国观”。中国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当今世界秩序与国际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带给美国诸多战略不适应。对于今天的中国,美国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中美两国需要共同寻找新的相处模式。这一年,中国本着对两国人民、对国际社会负责的态度,寻求同美方进行建设性对话,同时坚决抵制美方的各种霸凌行径。
12月13日,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反复沟通折冲和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协议旨在解决双方各自的关切,对双方来说是“慎重和平衡的”,并为后续谈判奠定良好基础。从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自身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和赢得更好外部发展环境方面看,这一协议符合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为中国的持续发展赢得了战略回旋的时间与空间。协议符合国际社会的一致愿望,缓解了人们对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的担忧,有利于为正在下行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为全球贸易秩序带来稳定性。同时,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打打停停、不断升级、领域逐步扩大的事实告诉我们,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只是一次阶段性缓和,并不意味着解决了所有问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
中美贸易战无异于最好的清醒剂,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大学教育、军事实力等领域与美国的巨大差距;清醒地认识到中美关系将会从合作共赢走向竞争合作。尽管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但放眼当今世界,除了中国,大约没有其他任何单个国家可以抵挡得住美国如此猛烈的贸易攻伐。中国,不仅扛住了站稳了,还能继续前行发展,这才是让对手能够刮目相看的根本原因,这比喊一万句口号都要管用。贸易战本质上是改革之战,最好的应对是保持战略定力,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坚定不移地顺势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如若切实得以落实,则是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机遇。中国应抓住时机,变压力为动力,倒逼加速深化改革。
新时代中国外交大局中大国关系为要,其中中美关系为首要。中美关系稳住了,大局就稳定住了。当前,中美关系正在经历过去几十年来最为深刻的转型,它也是中国与世界关系深刻转型的组成部分。这种局面有可能贯穿我国未来新“两步走”的整个历史时期。中美战略博弈将进入一个长周期,将成为“新常态”。这是中美两国百年来首次在亚太地区迎头相撞,双方既无历史经验可循,也无现成路径可走,只能艰难摸索新型共处之道。中美战略博弈关乎中国能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绝不会让诸如中美贸易战这样的事件,须臾分散我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目标的战略注意力。
毫无疑问,在当今世界,美国是西方世界的领头羊,而中国走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美两国共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秩序之中,中美两国经济的深度融合,也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据悉,近来美国朝野正在围绕对华“围堵?脱钩?”进行政策讨论。在国际体系如此紧密融合,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世界需要的是开放而不是壁垒,是合作而不是“脱钩”。所谓“脱钩”不是可行的选项,因为那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操作成功的,是注定会失败的。
历史不会重演,更不会回归原点。今天的中美关系,跟过去英德、英美、美日、美苏的关系不尽相同,既不是英德、美苏那种你死我活的全面竞争对抗关系,也不是英美那种同种同源的合作追随、顺位接班关系,而更多的是既竞争又合作、竞争中有合作的关系。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分歧终归是要通过对话磋商,寻找彼此都能接受的办法解决。中美两国应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分歧,防止两国关系和重要议程受到干扰,把中美关系搬回到正确轨道,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发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大计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也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伟大实践,将被大字书写在人类发展史上。
展望新的一年,世界经济下行趋势仍未缓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外部环境对国内发展的促进作用和风险挑战同步上升。美国总统大选、英国脱欧等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将接踵登场,不排除围绕一些地缘政治风险点还会发生“黑天鹅”事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有进的大布局。中国经济发展的确定性,成为世界经济的“定心丸”。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中国大国外交要登高望远,坚持在全球大视野中思考谋划大局,确保决胜之年圆满收官,发力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百年大计。
2020年,中国外交要把服务国内发展和捍卫国家利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内政外交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强,已成为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的显著特征。中国外交要以更坚定的意志、更有力的举措,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的图谋。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的显著上升,中国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外交要在一系列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取得新的成绩;谋划在东亚区域,包括中日韩关系、中国东盟关系、RCEP推进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交工作中,取得明显进展;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G20、APEC、WTO改革等一系列多边机制中,设置中国议题,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当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疾病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日益严峻,与地缘政治和地区热点等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使安全形势呈现出多样性、突发性、跨国性和联动性特点。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正突破主权边界,以非传统方式在全球范围扩散,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独自解决。中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践行新的安全理念,追求地区与世界的整体安全。国际社会应承担起使命责任,大国应开展建设性对话,坚持求同存异,坚持多边主义,为应对一系列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制定涉及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太空、极地、海底、气候变化、核武器与战略武器军控等领域的国际新规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现行国际秩序并不完美,但不必推倒重来,也不需另起炉灶,而是应在悉心维护的基础上改革完善。事实上,自近代《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国际体系从未达致完美。一部世界近现代史,正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建构公正合理世界秩序,构建国际规制的历程。国际社会在过去几百年里累积起来一整套世所公认的国际准则,20世纪以来,还陆续建立起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庞大国际组织暨国际制度体系,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国际社会还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乎所有领域,创立了体系庞大的国际公约和法律文书,形成一整套国际法体系。这些恰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论断相一致,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坚实基础,理应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