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心 创新传承客家美食
——记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名涵
钟庭根 谢均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一道美食能否招人喜欢,味道是不可或缺的评价标准。在兴国县国兴集团,就有这样一位追求至味的“客家美食”高手,他就是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车间主任范名涵。将传统的客家美食手工生产转化为工业化的高标准生产,范名涵匠人匠心,创新传承客家美食。日前,他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范名涵正在抽样检查制作好的鱼丝成品
创新创造,研发出两项国家专利
范名涵,兴国县长冈乡园圹村人,祖父和舅舅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手工制作鱼丝师傅。范名涵从小就跟着祖父到处上户“打鱼丝”,熟悉鱼丝生产的工艺流程。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范名涵对食品加工有着特殊的情感。
2003年,有着在酒厂20多年机械维修经验的范名涵,在酒厂改制后,来到国兴集团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负责研发鱼丝工业化生产加工设备。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历不高的范名涵,虽说从事机械维修工作20多年,但也只有单纯的实践操作经验,对高深的机械设备工作原理和理论掌握不多,而鱼丝制作要经过破鱼、剔肉、剁肉、和料、擀皮、折皮、蒸皮、晾干、切丝等十多道工序,还需要精准掌控湿度、温度、配料成份等,任何一道工序稍有变化,就可能影响到鱼丝的口感。要把千百年来家庭作坊式的手工鱼丝生产转化为工业化的生产线,还得保持鱼丝独有的名优土特产品口味,范名涵带领的鱼丝机械化作业攻关小组面临诸多考验。
“记得在攻克出皮厚薄不均匀这个难关时,我和同事们守在公司两天两夜没合眼,可谓是绞尽脑汁。”范名涵说,在擀皮机研制过程中,肉料变熟、黏住滚筒、稀烂不成形、厚薄不均、出现空洞……一道道难题接踵而至。攻关小组没日没夜,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先是模仿做沙河粉的方法,再试验像做砖一样四面挤压的方法,凡此种种,能想到的办法都用过了。然而,一年多过去了,擀皮机的难题还是没有攻克。面对着6台报废的样机,一种无力又无助的感觉,像秤砣一样,压在了他的心头。范名涵向公司领导提出重新调整思路,北上浙江上海、南下广州汕头,向食品加工丰富的企业学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历时两年,耗费了6台样机,具有全新知识产权的鱼丝擀皮机终于问世。“当第一批合格的鱼丝皮出来后,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忘情地相互拥抱。”范名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