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记”许惠春生前照片(70多岁时)
“李记”捐款的汇款收据
“李记”1998年捐给救灾会的定活两便储蓄存单
《李记同志,你在哪里》,1991年8月2日,《安庆石化报》在一版发出这样的呼唤。新闻援引安徽省颍上县政府寄给报社的信函,“最近,我们又陆续收到贵厂一些个人自己寄来的捐赠……安庆石化报李记汇来捐款300元……”。新闻最后发出寻人启事,“大家深为那经查并非本报人员的‘李记’同志所感动。本报编辑部恳请全厂职工帮助查找:李记同志,你在哪里?”
20多年过去,“李记”依然没有出现。
直到2016年,署名“李记”的捐款频频出现在中国红十字会,出现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出现在甘肃舟曲灾区……
“李记”成了众人牵挂的神秘人物。
“李记”是谁?
今年3月20日,“李记”终于找到了!
这天下午,88岁的原安庆石化建安公司退休职工许惠春在医院去世。家人整理老人遗物时,在一只小木箱里发现一个泛黄的纸包,里面有几沓厚厚的汇款单。令家人震惊的是,这些汇款单全部署名“李记”。
20元、300元、3000元、5000元、10000元……30多年,28张汇款单,近6万元捐款,讲述着一个退休工人感人的故事。
“李记”,你在哪里
在安徽省安庆石化公司宣传中心,记者翻阅着一份份发黄的报纸。
除了1991年那篇寻找“李记”的新闻,记者还看到,在当年的“第二届讲奉献10件好事评选”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李记捐款隐真名”,图片是颍上县转来的“李记”汇款单的复印件。
安庆石化公司新闻中心江先觉告诉记者:“‘李记’落款单位是安庆石化报,我们以为是报社姓李的退休编辑,但他矢口否认。而且汇款地是安庆,李编辑退休后定居在上海,对不上。”江先觉说,报社先后去邮政局、石化公司附近的储蓄所去调查,最终无果,“李记”是唯一一个票数第一却从来没有领奖的人。
1991年11月29日,《安庆石化报》刊登了江先觉撰写的文章《在“李记”和奉献之间》,文章说,“‘不要声张’,这是‘李记’的希望。但我们能压抑住自己的感动和被他点燃的激情,能强迫自己不去联想不去思考吗?”“有没有必要去猜测‘李记’是谁?我们既需要也不需要再去寻找,因为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因为‘李记’之前‘李记’之后,都有无数个‘李记’与我们同行……”
1998年,在该公司第九届“讲奉献10件好事”评比中,“李记”再度上榜。那年9月2日,厂工会主席倪寿松收到一封来信,信中只有一张3000元的定活两便储蓄存单。存单背后附言:“主席您好,请(将)此钱汇总救灾会。”落款为“石化报李记”。
“这种存单取款时必须用身份证,所以一直存放在工会的保险柜里。”江先觉说。
3月20日,当“李记”被找到后,这张存单被送到了“李记”真人许惠春的家中,老人的儿子当即表示:“如果能取出来,我们就把这笔钱捐了,算是完成父亲的遗愿。”
一只木箱子藏着的秘密
许海鑫是许惠春的大儿子,一年前刚刚退休。他告诉记者,3月18日,父亲许惠春因病重住院,3月20日下午在医院病逝。老人患有脑梗,说话有些不便,住院时他已经不能说话。“在此之前,父亲也没有任何特意的嘱托。”
“父亲生前很少照相,在找遗照时,我们打开了父亲生前最珍重的小木箱,在箱子里发现了那些东西。”许海鑫说,他二弟许海东打开箱子后,看到里面有父亲年轻时获得的三等功奖章,还有一些信件和笔记本,笔记本里面用纸包着一张张汇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