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大山里的“青蛙公主”:残疾姑娘杨敏坚守山村小学让爱心传递
//www.workercn.cn2016-05-16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志愿者的“青蛙公主”

  我们抵达的那天,正巧赶上一场仪式:鲜红的五星红旗,沿着崭新锃亮的国旗杆缓缓升起。孩子们排成歪扭的队伍,双手随着《义勇军进行曲》轻轻挥舞。

  在细密的春雨里,100多个山里娃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升旗仪式。

  支教老师袁博涵站在队伍最后,几天前,他自掏腰包定做了这根旗杆。他来自河北唐山,是杨敏招募的第51位支教老师。

  每年开学,三元岭村小都面临“老师荒”。2013年暑假起,杨敏在支教吧发了第一篇招募帖。

  “拼音扎实吗?”“有耐心吗?”“家里人同意吗?”……每当有志愿者表达意向,她总会抛出一连串问题。

  “有些网友被家里拦下了,说‘一个人去大山里,不怕被人骗吗?’”起初,咨询的人多,真来的却没有。直到8月,山东的大学毕业生冷超成了首名支教老师。

  招募并不顺利。每个学期,主动申请的倒有二三十人,来的却只有几个。不少人临行前打了退堂鼓;还有些到了三元岭,几天后又离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就像我,想做很多事,可条件不允许。”对反悔的志愿者,杨敏没有责怪。

  数度失落,她却从未放弃。

  两年多时间,800多篇网帖。“老师,我们需要你!——湖南永州(三元岭小学)”、“湖南永州急需支教老师,已开学,求关注”……

  21岁的江苏职员朱淼来了。他说,“我的半年,可能会影响山里孩子一辈子。”

  70后的北京儿童文学编剧鲁泳北来了。他决定为杨敏拍一部影片,让爱延续。

  就这样,支教老师从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20多个省市陆续而来。

  除了寒暑假的支教团队,20多名独自前来的志愿者,都免费吃、住在杨家。人最多的时候有7位,一个月电费就花了上千块,那年老杨夫妇的工资不过两千出头。

  “他们帮村里教孩子,在我家吃一点有什么要紧?”夫妇俩说,山里条件差,“有家的温暖,人家才愿意留下来。”

  网帖也引起社会关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深州某企业等单位为学校捐助了爱心书屋、校服,出资重新粉刷了教学楼。在网上,爱心人士们善意地把杨敏称为“青蛙公主”。

  缩影般的“老杨家”

  群山环绕的三元岭村,有360户1540人。村支书杨必国说,“老杨家就像一根主心骨,撑起了整个村子几十年的教育事业”。

  围绕着杨敏的整场采访,还有许多让我们无法忘记的“旁枝末节”——

  比如杨社姣的作息表:5点40起床,赶到学校做早餐;6点50跟着校车去接学生,来回6趟;下午4点,把学生送回家;5点多,检查卫生、冲洗厕所,锁门,回家给支教老师们做饭。

  比如杨必先的宿舍:几平方米大的房间,三面都是木板墙。堆满了课本和教辅材料,甚至床上也摞满了练习册。学校离家只有三公里,可杨必先一周只回家一次。

  比如夫妇俩为村小“开小灶”,把自家种的菜、养的鸡鸭带到食堂给学生加餐,偶尔从集市买菜,总要自个儿先吃过,确保干净安全,再让孩子们吃。

  老杨家,就像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330万乡村教师的一个缩影。

  他们是最典型的“双教师家庭”,工资微薄,彼此支撑,又把守了一辈子的讲台传给子女;

  他们干着老师的一份工,又兼着留守娃娃的父职、母职;他们许多人至今都是“编外人员”,就像一家三口只有杨必先是公办教师;

  他们因等不来年轻教师的加入,而早已做好了“教到教不动为止”的打算……

  他们守在山里,日子就这么一天天溜走。

  我们要离开的时候,杨敏接了一个电话,从湖南湘潭赶来的支教志愿者成利,带着五岁的儿子和一大箱文具,到了三元岭。

  春雨淅淅沥沥,成利拉着儿子跨进校门。杨必先帮她们拎着行李走在身后,杨社姣一边帮放学的孩子挡雨,一边和成利打招呼。走廊下,杨敏用双手握着脚掌,冒雨朝他们走了过去,笑靥如花。

  新华社长沙新媒体专电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