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法律工作-正文
2013年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站为农民工维权见实效
//www.workercn.cn2014-01-09 08:15:3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平均三四天就为农民工赢得一场“官司”

——2013年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站为农民工维权见实效

本报记者 彭冰 本报实习生 柳姗姗

    “只用3天,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站就帮我们讨回近10万元工钱!”2013年12月30日,当记者联系到遭遇欠薪的钢筋工孙德满时,他已兴高采烈回到老家,准备开开心心过年了。

    记者从吉林省总工会获悉,包括这桩讨薪案在内,2013年该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共受理案件107件,现已办结97件,且全部胜诉,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约900余万元,受援农民工总计158人。

    “本想老老实实干活,多挣点钱带回家,再苦再累都有奔头,然而,活干完后,包工头却没了踪影,工地负责人不肯支付一分钱工资!”孙德满告诉记者,他老家在湖南永州,今年和25个同乡一起到长春市某建筑工地打工,不幸中招“空手道”,连回家的路费都没着落。

    2013年10月11日,走投无路的孙德满等人,走进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获悉情况后,工作站指派5位律师承办此案,现场给省劳动监察大队打电话沟通,其中2位律师当天驱车赶到工地,与工地承包方进行谈判。

    “第二天,工作站的律师带着电视台记者,再次来到工地,一边施压,一边谈判,经过反复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10月13日下午,我们拿到被拖欠的99120元工资。”孙德满难掩喜悦之情:“那几天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心情一下从地狱到了天堂!”

    和孙德满等人一样,对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站充满感激的,还有来自山东莱阳的务工者于云东。2012年1月8日,在长春某汽配公司的厂房施工现场,因脚手架突然倾倒,正在其上涂抹防火材料的于云东,从13米高处坠落,导致第一腰椎爆裂性骨折截瘫,住院治疗83天,康复治疗近一年。

    “施工工程经层层承包,涉及3家公司和1个承包个人,关系极为复杂。”于云东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仅承包人李某为他垫付了13.5万元的医疗费,虽然他多次向3家公司和李某催要剩余医疗费和其他各项经济补偿,但四方互相推诿责任,均拒绝支付。

    “这个案子我们必须帮到底!”2012年底,看到饱受病痛和债务折磨的于云东,看到他索赔无门、家徒四壁的窘境,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律师们,无不倍感心酸:“如果不为他讨回公道,这个家庭以后的生活根本无法想象!”

    由于该涉案工程被层层转包,加上部分承包单位早在若干年前就被吊销营业执照,四方被告中,两方找不到人,使得法律援助工作面临重重困难。为调查取证,办案律师跑遍了所有能跑的部门,前后历经3次立案、2次司法鉴定,直至2013年12月18日,这场耗时一年多的“拉锯战”,才终于迎来法院的判决结果:被告应支付于云东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94万余元。

    据了解,这两起帮助农民工维权的典型案列,只是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站诸多工作中的“繁星一点”。该工作站成立6年多来,迄今已累计受理农民工等法律援助案件898件,办结846件,其中,工伤案件235件,欠薪案件316件,社保案件139件,其他案件156件,涉及受援农民工等困难群众2163人,为农民工等挽回经济损失3946万元。

    “真希望我们接到的农民工维权案件能越来越少!”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办案实践,该工作站的律师对记者表示,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目前,很多农民工案件还存在“立案难、调查取证难、执行难”等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更多地向农民工宣传法律知识,做好普法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氛围,特别是,农民工维权涉及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更好地实现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行政执法的衔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