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王小鹰,1947年11月生,浙江鄞县人,上海作协专业作家。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你为谁辩护》《丹青引》《我们曾经相爱》等,中短篇小说集《一路风尘》《相思鸟》等及多部散文集。曾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等奖项。
印 象
古典的事情总让她留恋
王小鹰,一个把人带回上世纪80年代的名字,她的小说《你为谁辩护》风靡一时,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王小鹰又是一个会把人带回古代的人,她喜穿中式服装,擅长弹古琴,唱昆曲、越剧,画中国画,中国古典文化的常年浸润,让原本就是江南美女的她又多出几分端庄风雅的气质。她的举止不属于当代,审美更倾向于古典。
今年6月的一天,与王小鹰约好在她家中见面采访。那是上海五原路上的一幢老式公寓楼,她说,她家原本住在淮海中路,因为近百岁高龄的公公身体不好,她和丈夫搬到老人身边已有一段时间。王小鹰的书房大约只有十平方米,南面和西面各有一扇窗子,她在朝南的窗子下写作,一张小书桌摆满书籍和纸笔,没有电脑;她在朝西的窗子下画画,同样大小的另一张书桌,堆满笔墨纸砚和王小鹰的画作。
她给我看她画的画,其中一张是一个读者在某次活动中见到她,给她一张卡片,请她画画,王小鹰没有拒绝,认真画完,但最后发现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那位读者。
当下古典文化悄然复兴,甚至成为时尚潮流,但王小鹰说自己一点也不赶时髦,而是因为凡是属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东西她一直都很喜欢。“你看我穿中式衣服,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穿,上山下乡时我们没什么衣服穿,冬天都是里面一件毛线衣外面一件棉袄,棉袄就是中式的,一直穿到大学里。不知道哪一年突然变成时尚了,我还成了上海一个旗袍研究会的旗袍大使。现在中式也不那么流行了,但我依然还是喜欢中式的衣服。”
不久前,王小鹰接受《收获》杂志社社长李小林约稿,为该杂志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栏“说吧记忆”撰写游记《苏北行》。她花了半个月赶出这篇游记,让读者第一次了解到她在战地出生的艰难状况以及她的父母在战争岁月的顽强奋战。王小鹰的父母都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父亲芦芒同时也是诗人和画家,其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就是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很小的时候,王小鹰在父亲影响下开始画连环画中的古代人物,最爱画的是林黛玉。她还喜欢唱歌、跳舞,尤爱越剧,是个小戏迷。高中毕业后,她作为知青去安徽黄山茶林农场插队,出发前,她从爸爸那被贴上封条的书橱里偷着拉出一本很薄的书——《唐宋诗百首浅析》,爸爸又把从旧货摊淘来的一本清代画家画的《梅花册》撕开,自己留一半,给了她一半。在茶林农场的日子,这两本书成了王小鹰慰藉心灵、排解孤独的寄托。“人家可能觉得我娇生惯养,其实不是,我在农场也是最底层,一路走过来,生活中的坎坷造就了我的性格,让我成了一个内心比较坚强,而且我行我素的人。”
王小鹰写过很多上海故事。《你为谁辩护》以律师为主角,而如今再读也会发现,书中描摹出一幅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风情画。《长街行》写出了小弄堂里的大乾坤,她耗时五年,走访了很多老上海人,光素材就整理了三十多个笔记本。“上海这座城市的故事太多,上海女人的故事也太多,要写的必定是有特色和本帮韵味的故事。”在王小鹰的作品里,宽容与和解是最常见的主题,她希望读者可以从中读出一种广泛的善意。
在一篇创作谈中王小鹰写道,自己“就是家庭妇女”,她喜欢平民生活,做家务,跑菜市场,相夫教女,吟诗作画,日子过得从容不迫。“家庭妇女最适合写长篇小说。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用零零碎碎的时间写长篇小说,有两个小时的空闲就写两小时,有20分钟就写20分钟,哪怕写几句话,也很好啊。”她仍坚持用纸笔写作,她的手稿上标满各种修改标记。每天出门,随身的包里都会放着一个便笺本,遇到有意思的事情就随手记下。“我也喜欢写字,原先我用蘸水笔写,写出来的字很有感觉,现在蘸水笔的笔尖买不到了,我只好用钢笔写。我不用电脑,从来不碰电脑。这也不是学会学不会的问题,我60岁开始学古琴都会,学到10级的曲子,我只是不喜欢电脑。什么事不喜欢,我不会去做的。我好像老跨不进21世纪,我老是很留恋老早的事情。”
想为妈妈写一部抗战小说
记者:前不久参加了上海作协青创会的开幕式,您在现场谈到准备写一部关于新四军抗日的小说。今年恰好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谈谈您写作这本书的初衷吧。
王小鹰:我爸爸妈妈、公公婆婆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新四军的,虽然他们是在苏北的一个区,很小,但他们也参加过好多战役,消灭过很多日军和伪军。敌后战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在战略上牵制了日本人很多兵力。妈妈的很多老战友都写了回忆录,出版后送到我家。妈妈自己从八十几岁写到九十几岁,写了七本日记。字老大的,每页没写多少字,错别字还很多。我跟妈妈说,我也给你写。但拖了很久。她总问我为什么还不写,我说,传记每个老干部一人一本,没意思,我要给你写小说。我需要用旁观者的观点,客观地看你们的故事,再根据我的价值观去写这样一本书。妈妈很着急,但是她为了女儿的素材,自己坚持不出版。人家有什么关于纪念抗日战争的活动来采访她,她就说,我不好给你们采访的,我的素材要给我女儿写小说。2011年,妈妈过世了,我翻看妈妈的日记,很难过,我就想一定要完成她的心愿。
记者:现在开始写了吗?
王小鹰:真是很难很难。结构和故事已经全部想好了。每个长篇开头都要迟疑很长时间,犹豫怎么落笔,好苦。我老在想,我要把我们父母辈的故事告诉当下的孩子们,我到底告诉他们什么?怎么告诉他们才能让他们看得进去?我老觉得把握不住这个素材里我究竟要反映什么,这一点我到现在还没有想清楚。
记者:您更倾向于写一部虚构的小说。
王小鹰:我不喜欢纪实文学,有时候虚构比现实更真实。比如《北平无战事》,好看,感人。比如刘心武大哥也是我很佩服的一位作家,但他老去考证秦可卿,我就老想跟他探讨,《红楼梦》是小说,小说虽然有原型,但肯定是虚构的,考证就没意思了,我喜欢从小说里感悟《红楼梦》。
记者:虽然不是纪实文学,但可以想象的是写这样一本书也仍需要了解很多历史。
王小鹰:我看了很多新四军发展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我是没有生日的人。我出生在苏北淮安,很小的时候离开,再也没回去过。去年我回去了一趟,我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生的,我也没找到。那里现在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模一样,马路很宽,行道树都是银杏树,我们去的时候是秋天,树叶都是金黄色,想象不出妈妈描述的芦苇荡,想象不出在那个地方妈妈爸爸是怎么打游击的。好不容易在淮安找到保留下来的古城,城墙上有点坑坑洼洼,我就想,这是不是当年的弹孔?生活变化太大了,也失去了很多淳朴的东西。生活不断在纠正我的看法,给我很多新的信息,也在丰富我写小说的立意。
写作者的感情都很冲动
记者:您的写作方式也一直是这样,就像您写《你为谁辩护》,有真实的内容,但又是虚构的。
王小鹰:太虚构了,写《你为谁辩护》我选了5个案子,都是我真实参加的案子,但是我都把它们变化掉了。小说里女律师的原型是赵珪老师,这个女律师的爱情观跟赵老师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说我的每部长篇都有原型,但又都不是原型。我希望作品能表达作家的世界观。
记者:《你为谁辩护》是您的成名作,当时是出于怎样的动机创作这部小说的?
王小鹰:1985年我当了专业作家,我妈妈在司法局工作,介绍我到律师事务所体验生活。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迟到了半个小时,我们作家开会经常要迟到的,或者早退,赵珪老师可不管我妈妈是不是领导干部,她一点不客气,很严厉地骂了我,说如果人家开庭了怎么可能等你?从明天起坚决不能再迟到!从那以后我在那家事务所呆了两年,办了23个案子。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司法改革刚刚开始,那时候律师老好的,法庭也很朴实,石库门房子里放两张桌子,就是临时法庭。到郊区去要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赵珪老师原来是上海市第二律师事务所民事组组长,她自己提出要创办律师事务所,这个过程我都亲身经历过来。赵老师老喜欢我的,那时候没有录音机,我做记录比他们的书记员快得多,而且每句话都能记下来,因为我们当作家写字很快。她希望我留在律师队伍里,那时候只要办到25个案子,再通过司法局很简单的考试,就可以拿到律师证。
记者:您最后还是选择了当作家而不是律师。
80后作家写支教:内心总在追寻生命的意义... | 2010-08-13 |
黄宗江:戏剧星辰不陨(组图) | 2010-08-13 |
荣蓉与程永新的幸福生活 | 2010-08-13 |
张渺:80后少女的文学梦 | 2010-08-13 |
彭懿:我愿做孩子阅读的“守门人” | 2010-08-13 |
“昆曲义工”白先勇:每次演出都是一次文化... | 2010-08-13 |
毕飞宇:写作不是手艺活儿(图) | 2010-08-13 |
毕飞宇:写作不是手艺活儿(图) | 2010-08-13 |
毕飞宇:艺术家、作家都是“贱货” (图) | 2010-08-13 |
白先勇:让昆曲与青春同行 | 2010-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