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谢婷婷制图
从懵懂的乡野少年到“柑橘院士”,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邓秀新在长期的柑橘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屡有突破。
在他的主持下,中国首次建立起柑橘原生质体分离、细胞融合、培养及再生技术体系,揭秘了“甜橙基因组”,支撑赣南地区柑橘发展,使其种橙面积世界第一,为重庆奉节脐橙“一棵树养30万人”的奇迹洒下汗水。
2007年12月,在出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半年后,46岁的邓秀新摘得我国科技领域的荣誉桂冠,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两院院士。
这位著名的农学专家深谙作物生长“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的道理:生长在东北寒冷地带的稻米质量最佳,干旱山区长出的黄连药效特别高,山沟里长出的柑橘最好吃……
从艰难岁月一路走来,他自身的成长轨迹同样可以为此写下最好的注脚。
他常说“有钱难买少年贫”,物质匮乏“学工学农”的中学时代,他奔波于田野,实践于农村,幼年丧父勤工俭学的经历培养了他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品质,也为他日后的成长成才打开了便利之门。
班主任争取来的高中名额
邓秀新的家乡湖南宜章,素有“楚粤孔道”之称。1961年,正是新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4岁那年,父亲病故。其时,哥哥姐姐尚未成年,刚刚出生的小妹嗷嗷待哺,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雪上加霜。
迫于生计,读初中的哥哥辍学回家,3个姐姐也只是在离家300米的小学读到二年级,半大不小的孩子挣工分养家,把接受教育的机会留给了年幼的邓秀新。
“全村(自然村)120口人,只有4个人念中学。”多年后,这位从小山村走出的院士追忆往昔,感慨于命运的神奇和自己的幸运,“是哥哥姐姐的坚持成就了我。”
1972年,邓秀新参加小升初考试,顺利进入白沙圩人民公社五七中学。
从家到学校需要翻两座山,两个小时的路途,11岁的少年“跑起来快得很”,也不觉得累。
就是在这所中学,邓秀新遇到了让他感念一生的恩师——刘根发老师。
师范毕业的刘老师教数学,也是班主任,腰椎损伤不能站直,但“身残志不残”,钻业务,爱学生。
有一次,刘老师在带队竞赛时碰到一道因式分解的题目,一些高年级的参赛选手没做出来,就打算让正在学习这个章节内容的学生来试试。没想到邓秀新一下解出来了,这让刘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听闻邓秀新家庭情况后,虽然行动不便,刘老师翻山越岭跑到他家做调查,帮他争取到每年1.5元的助学金。
这笔“相当于全年学费”的资助,给予了邓家坚持的力量,也温暖了邓秀新的少年时光。
邓秀新的数学成绩渐渐稳居班级第一,还当上了学习委员,“每天收发作业,很有成就感”。
时间一长,他对每个同学对应的座位了然于胸,由此还衍生出校园里的一段传奇。
初二时,学校组织同学们乘坐火车到50公里外的氮肥厂参观。刘老师行动不便,委托同事李老师带队。临到车站出发点名时,李老师才发现忘带花名册,班上五十多个学生,不清楚是否到齐。
邓秀新帮李老师解了燃眉之急,“我能够记得住每个人的坐标,把谁坐哪都报出来”。
这次进工厂,邓秀新第一次过了把坐火车的瘾,也让他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感觉,“那时农村的孩子连汽车都没见过呢。”
其时,初中升高中不经过考试,由学校老师到农村大队支部开会征求支部的意见。多年以后,邓秀新从当时在场的哥哥(那年他当生产队长)处得知了恩师一直隐藏的秘密。
原来,当时只有4个推荐名额,“根正苗红”的干部子弟都很多,一番商议后名额眼看就没了,刘根发一下子急了,“邓秀新这个孩子成绩非常好,必须去!如果不推荐太可惜。”
对于邓秀新而言,这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一句话。在刘老师的争取下,邓秀新来到了离家30多里地的宜章四中,开始了他来之不易的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