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冯潞:在追求与探索之间解读山西

2018-09-28 15:24:15

冯潞近照。

《山西密码》重版封面。

  8月下旬,山西知名学者冯潞的作品《山西密码》重版发行,在社会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因为学术图书不是通俗的文学作品,不属于畅销书籍,有时非常孤独,所以极少有很快重版的,而《山西密码》却在10个月内二度重版,并广受好评和推崇。近日,山西晚报记者再度见到冯潞,是在他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工作室。徜徉其间,仿佛漫游于浩瀚的书海。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有关山西各地市、县域的书最为系统,林林总总,琳琅满目,难怪坊间誉他为“研究山西地域文化第一人”。冯潞说,坚持研究山西,是他的使命,是他的追求。

  山西情结,不顾一切研究揭秘表里河山

  说起山西,冯潞极专业而富有情感。这大概是他长期致力于研究山西的精神原点。

  冯潞土生土长于山西长治乡村,四周大山高耸。冯潞并非很早就对山西情有独钟,相反,他与许多年轻人一样,在青年时代有一种反叛情绪,整日思谋着离开山西,到发达城市去发展。山西对于他,是一个落后封闭的代名词。直到而立之年,他的离晋梦还在做。遗憾的是,他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长治,后又回到求学地太原,再未走出娘子关,直至今日。

  人往往是一个矛盾体。太原的四年大学岁月,对于他具有颠覆性的意义。他心里有两股力量在生长:一是太行山外部世界在其眼前绽放着,吸引他走出去;一是山西地域作为一个整体,在他认识里由一个圆点逐渐放大,由概念变成生命,并由模糊变得具体,且愈来愈清晰。因此,大学岁月让他对“山西”彻底有了感觉。山西,仿佛一个淳朴的老人,木讷而厚道,可亲且有担当……然而除了这些,冯潞尚无能力看透这块土地的深处,也缺乏对山西前世今生的系统了解,更无法说清楚影响山西发展、导致其滞后的内在原因是什么。他寻找多年未果,求教于人,总是语焉不详;或者顾及一点,不及其余。

  31岁时,冯潞终于萌生出不顾一切研究、揭秘山西的强烈愿望。而时下山西发展的颓势,正好起了一个反作用力。而此时,他尚不知道这种鲁莽之举,意味着什么。依常人思维,放弃正常的世俗追求,把自己的命运与理想结合起来,固然高尚,可脱离现实。因为它无法解决生存问题,也不能满足你的眼前利益。

  冯潞34岁才结婚,他曾对妻子说,“今生我得出去考察。我的收入,大部分留给家用,少部分用于考察。我的选择你得支持!”妻子不置可否,默然认可。现在,冯潞感觉当时真有些过分,做官经商是世人主业,即使热爱文化学术,也是结合本职发展才能长远。而他竟不顾一切,理想地把研究山西作为终极目标……真是有些昏了头。但在当时,他根本无法阻止自己。套用他的口头禅,像他这种太行山人,身上有一股倔疙榔精神。而且,不可思议的是,18年之后,他支撑过来了,一切还经营得很好。而且,他的宝贝女儿也已经18岁。

  田野考察,不是野跑,有着丰富的学术储备

  冯潞开始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是学者,但学者的门槛要求很高,起初不足于支撑。作为学者,需要有搜寻资料的能力,有均衡的知识结构,有严密的思维方法,有逻辑推演……从其大学学历倒查,他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因此,他一边在思维、文字上磨砺,一边开始出行,从事田野考察。这是他走向学术的利器。

  之所以如此,是他的自觉,也与其履历、特长有关——他曾经是一名新闻记者,大学专业是新闻,毕业后又做过5年电视、电台记者,这是他与一般作家、学者的不同,很早就养成出行、采访、沟通的能力。如今,又成为其重新发现世界的手段。

  在冯潞的工作室,看着蓝色户外包、登山杖、工兵铲、沙袋、臂力器、杠铃以及尼康单反相机,不禁想起了在朋友圈以及网上流传关于他考察的照片,这些装备真眼熟。尤其看见他亲手绘制的山西古代交通地形图,就能见证他全方位考察山西的力度。

  为什么如此痴迷于田野考察?冯潞说,书本的知识往往太过单薄,不够形象生动,靠它吃不透世界,读书多你最多是一个书童;你要对世界形成认识,怀疑并修正,就得走出去考察;田野无言,它会告诉你许多,你会受到启示,从而与历史、与复杂的现实世界建立其内在的关系。

  冯潞正式关注山西,始于1997年夏,他与一位大学学长从太原出发,前往吕梁方山县考察于成龙遗迹。由此,开启了孤独的山西之旅。

  起初,他的考察是凌乱的,学术含量也不高。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靠乘班车或者顺车出行,相机借用单位的,没有系统的出行计划。即使这样,在2005年以前,他的足迹遍及吕梁、忻州、晋中等地。最让他难忘的是2000年10月2日偏关县老牛湾之行。他租车遇险,左前轮悬空于崖壁之外,几乎魂断六七十米深的滔滔黄河之中,时间在下午5:30分。15年后,他重返故地,并在手机上注册了老牛湾行之旅俱乐部群。

  2007年后,冯潞回老家长治居住,借机对晋东南区域做了系统考察。由于这里的人脉基础较好,他完成了对晋城及南太行东西两侧的考察研究。之前,他已经梳理了泽潞商帮概念,还从地理上研究了太行山脉。

  2011年后,冯潞考取驾照,购车开启了自驾之旅,考察能力得到提升。他以太原为大本营,采取两种方式——近处以太原为中心的100公里范围为主,重点考察太原龙城在历史上存在的合理性;远处把突破点选择在北部,包括晋西北、塞外大同以及相邻的蒙陕冀等地。他重点对这里的河山、长城以及古建、民俗进行考察,包括农村扶贫,切身体会了历史上“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的农村经济状况。

  2014年后,冯潞又南下晋南,对运城、临汾西部进行考察,再西行深入吕梁各县,而后又折向晋东,对平定、盂县、左权、和顺等地进行考察。这种举动即使在三九寒冬也不停息,让随行者对已届中年的他发出惊叹。比如,2017年底,他冒着寒风对和顺县太行关隘龙口、走马槽及邢台马岭关的徒步考察,当时气温下降至零下17摄氏度左右,他连续几天登山达15000步左右。

  回头看21年的考察史,冯潞足迹涉及140个县域,包括省内114个县市区。省内还有五地未及,比如广灵、兴县、浮山、垣曲、石楼等地。他说,剩下的必须走完,一个也不能少。

  谈及考察内容,让他最感兴趣的是河山,经典莫如黄河、长城、太行及古建。这些河山总是给他以力量。他说不喜欢沉浸于勾心斗角的尘世中,而喜欢与自然对话。就这样,他宁可放弃世俗追求而忘情于河山之间。这是他不易被人理解之处。2017年秋,山西文旅新三板的提出,与之不谋而合,顿觉与时代融为一体而不再孤独。

  冯潞一直行走在路上。有人说他不出国,老在山西转吗?他说等走遍山西,就会向远处发展。如同他的心语:山地在我心中,从山地到海洋,世界在我心中。

  冯潞的考察不是野跑,而是有着丰富的学术储备。

1 2 共2页

来源:山西晚报
编辑:梁雨桐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二十七·土族姑娘讲述扎根...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张雨绮三段感情史都不简单

    张雨绮是“星女郎”出道,最初曾与汪小菲恋爱(大S老公),两人于2009年6月相识于“华谊之夜”活动,11月张雨绮公开认爱。2010年10月,张雨绮宣布与汪小菲的感情走到尽头,并送上对对方的祝福。在恋爱过程中,张雨绮前助手曾说,张雨绮与汪小菲分手除了因汪母不喜欢张雨绮外,还因汪小菲难忍张雨绮的暴躁脾气,“张雨绮脾气火暴,圈内人都知道,她和汪小菲吵架的时候,曾在家里对抽耳光。”

  • “小马哥”马思纯:“更想做个小女人”

    由刘新执导,陈伟霆、马思纯、刘奕君主演的热血都市英雄传奇电视剧《橙红年代》目前正在东方卫视热播,在这部马思纯夺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后第一部上星开播的连续剧中,她首次挑战了英姿飒爽的女警胡蓉一角,这次“小马哥”的荧幕表现着实抢眼。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勇和京欣西瓜“蜜”史

    说起西瓜,北京人几乎无人不知“京欣”,瓜圆、肉厚、沙甜、个儿重。三十多年来,炎炎夏日里吃上一口京欣西瓜,成了京城百姓最惬意的享受。“京欣西瓜大家都吃过,可京欣西瓜却是因一位日本专家而得名,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说,京欣西瓜的成功培育,得益于改革开放。

  • 富锦:“夫妻店”里话丰收

    秋日农场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微风轻轻摇摆,送来稻香阵阵。站在即将丰收的稻田前,楚丽霞眉眼间充满了笑意:“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这片农场名为乔楚种植家庭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的“粮都”富锦市境内。农场以“夫妻档”经营者乔志国与楚丽霞的姓氏命名。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