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02年,4521队施工的HADIDA-1井成为打开6区稀油勘探局面的一块“敲门砖”。
该井是一口区块评价井,甲方对该井质量要求异常苛刻:定向靶心距偏移每超5米,对施工单位的罚款高达几十万美元,如果出现更为严重的偏移,整口井将被确定为报废井,井队将永远失去再次施工的机会。
苛刻的要求,让很多井队望而却步。
最终4521队创造了历史。该井井深达到3800米,不仅井身质量、固井质量全优,而且单井试油日产达1600吨,居该区块之首。
更令施工甲方兴奋不已的是,4521队用钻头帮他们找到了久违的稀油储量!由此,甲方对该区块的钻探部署做出重大调整,4521队在钻井过程中获得的宝贵资料,成为甲方调整部署的重要参考。
10多年来,4521队施工完成的80多口各类油气井中,开区块勘探开发先河的“1”字号井就有36口之多。4521队打成的预探井、评价井,取回的岩心资料,宣告了苏丹探区多个油田区块的诞生。
为了油田的海外事业,4521队一茬又一茬的钻工们用“铁人”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各种困难,经受住了激烈市场竞争、恶劣自然环境和远离亲人、孤独寂寞的考验,在异域他乡展示了中原石油工程队伍敢战必胜的“铁军”风采。
平台经理李道普,结婚不到一年就随4521队来到苏丹,一干就是15年;电气师朱海青,由于工作需要,作为独子却没能在父亲离世时送老人最后一程;带班队长王剑锋,出国时孩子还在媳妇肚子里,等他回国时孩子都会叫爸爸了,为了纪念自己的苏丹经历,两口子为孩子起名“王丹”……
苏丹国内蔬菜、蛋类奇缺,当时4521队钻工们最想吃的病号饭,不是山珍海味,只是一碗热腾腾的鸡蛋羹。
4521队在苏丹过的第一个春节,时任中原石油勘探局局长的刘锦信赶来慰问,特意给井队带来了满满一编织袋包菜,被大伙一抢而空。
曾在4521队干过井架工的刘俊英说,每天落在钻井平台上的飞虫,一堆一堆的,得用清理垃圾的车子专门往外推,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推出了5车!
有一次钻工们在井场上巡查,只一个晚上就在营房附近发现了20多条“蓄意潜入”的毒蛇,并且活捉了满满一矿泉水瓶的毒蝎!
久而久之,4521队的钻工们渐渐养成了这样一些习惯动作:搬动一件物品的时候,先用脚去踢一踢;换衣服时使劲地抖一抖;穿鞋时用力在地上磕一磕——这些地方,常常是毒蝎和蛇的藏身之处。
有些回忆不堪回首,但“4521”却是永远的存在……
(文/图 赵则阳 杨君)
(本栏目征稿启事及参阅已刊发稿件,请登陆中工网www.workercn.cn首页“中国工人在海外”专区。 来稿请发grrby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