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十七大的召开,引起了各级工会干部和职工的广泛关注。一位区工会工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工会十七大会不会提到给我们涨工资?”
说实话,会不会提到这个问题我也不敢说,但可以确定的是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是目前我国工会系统里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的作用应该进一步加强。
这几年在基层中,经常能够看到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们忙碌的身影。可以说,他们在今天的工运事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是他们的热情。
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冯大姐是其中的代表。
得了重病的她拖着疲惫的身体为当时开展的“两个普遍”工作核对数据库中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她的工作日志中就没有找不到的企业,有时候,在一个楼里上上下下折腾好几趟就是为了找到具体的门牌号。找到后,她并不会直接写上“几单元几号”就完事,还会清晰地写上诸如“五楼上楼左边第一个门”这种具体的路线图。
冯大姐是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并没有把工会工作当做“活”来干,而是当做“事业”来承担。她将自己的做人态度也带入到工作之中。他们珍惜这个岗位,并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基层工会前行的道路。
他们并不因为自己身在基层而“听天由命”,也没有因为职位不高而“妄自菲薄”。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深耕细作,在服务职工的最前线大有作为,更重要的是为工会事业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厚的足迹。
其次,是他们的执著。
李姐也是我接触过的一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在督促片区内的一家企业建会过程中,她一次又一次地登门拜访,一次又一次地要找企业负责人谈谈,结果人家不是“忙”就是“不在”。直到有一次大姐把正在打麻将的老板堵在了屋里才算见上了一面。
打麻将的老板让她站在一边等着,大姐就真的在那儿站了一个多小时,直到老板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为止。就这样,李姐终于把这家企业的工会给建立起来了。
实际工作中,像李姐这样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很多,他们专心于一家、一企、一户,致力于建会、工资集体协商、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一项又一项工作。在细微处下功夫,在薄弱处着力,将上级工会的设计落到实处,将基层职工的需要变为现实。
还有一点也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他们来自基层。因为来自基层,所以更加了解阶层。
在基层工作,人熟为宝。并不是说冷冰冰的规定、规矩到了基层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其中,还是要实事求是地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采用不同方法,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换句话说,就是要带着亲情、友情、温情来做基层工作,要不怎么说,工会干部是“娘家人”呢。
然而,必须实事求是地讲,尽管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在整个工会工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他们的待遇、保障却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目前还存在着工资不高、保险不足、获得感不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直面的问题。我们的工会事业需要这支重要的力量,所以,我们也应该珍惜每一个在这里兢兢业业工作的个体。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不足也在发生着改变。一位参加工会十七大报道的记者告诉我,他此次上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方面的选题,相信在代表们的讨论、推动下,可以打通他们的上升通道,让这些基层最可爱的工会工作者的干劲儿会更足,成果会更多,效果会更好。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