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无边的沙海中,点缀着一丛丛沙柳。它们凭借顽强的毅力,把根深深地扎在沙土中,给原本沉寂的沙海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沙柳之下铺设有3000多公里的输气管道,承载着华北采气人的青春与梦想。
不懂地质者,很难理解气田的开发难度。地处鄂尔多斯盆地毛乌素沙漠的大牛地气田,有着低渗透特性。天然气藏在犹如磨刀石的岩石里,如何经济有效开采是世界级难题,曾被国外油气专家视为“禁区”,认为并无开发价值,但华北采气人不信邪。2001年,一群热血青年勇闯毛乌素,选择向世界级难题挑战。
钻井是气田开发头道工序,当年钻一口气井需100多天,耗时长、成本高是制约气田开发的最大瓶颈。采气人们展开攻关,分析地层岩性,开发先进工具。2002年,他们在气田试验使用具有快速钻进功能的钻头,但结果让人失望。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采气人不言放弃,越挫越勇。钻头试验日夜推进,副井队长王艳茂“以田为家”,他3岁多的儿子自打出生就没见他几次。在儿子印象中,爸爸就是穿红色工装的人。小王走不开,只好让妻子带儿子来队上探亲。儿子一看见穿红工装、身高与爸爸差不多的工人,就大声喊“爸爸,抱抱”。妈妈说:“他不是爸爸,是叔叔。”儿子不信,引起大家一阵笑声。2003年9月,钻头试验终获成功,钻井成本直线下降,气田开发拉开序幕。2005年,大牛地气田成功进入商业化运营,实现向北京供气。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永不放弃,就能登上顶峰。沙漠或许荒凉,但青春必须沸腾。在新征程上,新一代采气人牢记厚重如山的质朴初心,更有热血难凉的精神传承,90后勇担气田稳产上产重任。气井在冬季生产时因气温低而易冻堵,是他们面临的挑战之一。技术员王瑞阳,用自己创新的技术连续解冻4口井后,高兴地与“小伙伴们”合影留念,激情高呼:“我的青春我做主,再大困难能征服!”青年工人亢富强,最爱出“风头”,正是这“张扬”性格,促使他百折不挠解决开发难题。几年来,他有4项发明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另有3项正在申请中,成为大牛地的“发明大王”。梦想的光辉、奋斗的钥匙,解开气田开发的疑难杂症,助力大牛地跨入国内十大气田,也将华北采气人的青春渲染得多姿多彩。
迷人彩虹离不开大雨的洗礼,丰硕果实来自于辛勤的耕耘。正是这些甘与大漠为伴的采气人,用奋斗的青春,在沙漠唱响一曲雄壮的“争气”歌,让国外专家的预言落空,使一个曾是世界级开采难题的气田连续13年实现快速上产,把清洁天然气输向大华北地区,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者为《中国石化报》驻华北石油局记者站副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