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教师陷入师生关系危机的师德困境中,影响的不仅仅是课外的师生关系,课内的师生关系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随着《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落地,近期已有两起影响比较大、又在教师教学和生活中常见的行为受到处理。一起是不久前,江西铅山三中一教师因为学生迟到没有报告进了教室,让学生站到教室后面。该生不悦,辱骂了该教师,双方发生了口角,进而发生了肢体冲突。教育局扣发了这位教师一年绩效工资并“发配”其到山区支教一年。另一起是江西赣州市某小学一女老师撑伞指挥学生在烈日下洗车,该女老师被学校处分,认定2016年度师德考核不合格,扣除3个月绩效工资。
这里暂且不论教育主管部门扣发教师绩效工资是否有依据,主要探讨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惩处将会给教师在教学中带来的两种“师德困境”。
教师法赋予了教师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据此,当铅山三中的教师判断“学生不打报告进教室是有害于学生本人和其他学生的行为”时,有制止学生这种行为的义务。问题在于当教师制止对学生有害的行为时,如果学生不听从,反而辱骂甚至殴打教师,此时教师该如何应对?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并没有给出一个“应对的标准模式”。大部分教师要么“以暴制暴”,要么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以暴制暴”的辱骂或与学生赤膊对阵,都与现在的师德要求不相符,很容易如第一个案例的教师一样被教育主管部门处置。若忍气吞声,对“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置之不理,则又违背了教师法的要求,此时教师就处在“两难之境”。制止学生不好的行为,容易进一步激发矛盾,以致被教育主管部门以违反师德进行惩处,不制止则违反教师法。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对一些调皮学生的管理,不少教师很容易陷入这种两难的“师德困境”。但是,这种两难转化为“履行教师义务”和“严厉的师德惩处风险”时,教师就很容易趋利避害,睁只眼闭只眼地对待学生不良行为,以此来躲避风险。这种侵蚀教师责任感的“师德困境”,显然对教育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很难想象“缺乏责任感”的教师群体会给教育带来多大的益处。
第二种“师德困境”则如第二个案例所述,课外师生关系带来的“师德困境”。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教学关系,还存在着课外交流的关系,教师固然不应该“使唤”学生干活,但师生课外交流却实实在在地在学生为教师跑腿倒杯茶、拿粉笔,甚至打扫卫生的过程中进行着。给教师“干活”的学生往往是和教师关系最亲密的,甚至常常引起其他学生的羡慕。如果因为学生给教师干活儿受到师德处罚,那就意味着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学习之外再无其他交集了。教师畏惧和学生课外有任何亲密交流,这就使得教师陷入了师德困境。自古以来,“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当教师陷入师生关系危机的师德困境中,影响的不仅仅是课外的师生关系,课内的师生关系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我们很难想象,当师生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教育教学会是什么状况。
应该说,《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初衷,是为了防止一小部分教师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师德不能成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我们更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一味惩处教师,置教师于“师德困境”而不顾。
王 捷:两种模式高考需公平用人制度托底 2014-03-24 |
然 玉:“两种高考”颠覆性没那么强 2014-03-24 |
毛建国:两种高考需要一样公平对待 2014-03-24 |
梁建强:“不拘一格”的高考改革值得期待 2014-03-24 |
李 妍:“两种高考”走出人才与市场对接第... 2014-03-25 |
丁建庭:高考改革切勿“穿新鞋走老路” 2014-04-15 |
何勇海:“更喜人民币”损害教师威信 2014-09-09 |
李泓冰:灵动的“鲶鱼”试出了什么? 2015-02-27 |
不愿子承父业 荣誉感去哪儿了 2015-05-26 |
铭记历史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015-09-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