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以改革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王一鸣//www.workercn.cn2014-02-27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需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紧紧围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换挡期需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我国经济进入换挡期。经济换挡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明显回落,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从需求看,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不振,相应的投资增长速度放慢,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从供给看,制造业在过去几年的迅速扩张后,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资源和生产要素向服务业转移,而一般服务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于制造业,这也会导致经济减速。从要素投入看,随着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绝对减少,人口抚养比提高而储蓄率、投资率趋于下降,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增长放缓,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变化。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变化是经济换挡期更为本质的特征。

  进入经济换挡期,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由生产能力大规模扩张转向提高生产效率。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结构调整和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核心是提高生产效率。只要生产效率提升,经济增速下调后,企业盈利仍可达到或接近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的水平,政府财政收入仍可实现较快增长,就业仍可保持稳定,民生仍可继续改善。而且,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资源环境压力减轻,经济增长将更可持续。可见,进入经济换挡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应主要围绕提高生产效率来展开。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创新能否实现新突破,进而形成能够重塑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体制机制,使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内需潜力释放出来。形成重塑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体制机制,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改起,以改革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形成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改革创新

  当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行“再工业化”,国际产业调整孕育新突破,技术融合形成新态势,产业发展呈现新形态,生产方式、分工体系和市场结构发生新变化,我国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这就要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服务化和服务知识化。应大力化解产能过剩,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政府则应通过强化环保、安全的硬约束淘汰过剩产能。同时,适应国际产业竞争格局新变化,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工程与规模应用”的创新价值链,加快传统产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产业重组和优化布局,提升传统产业整体素质。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改革创新,最重要的是发挥市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以市场为基础的企业兼并重组,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由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应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动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围绕增强企业活力推进改革创新

  进入经济换挡期,技术引进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越来越融为一体。这就要求加快形成推动创新的体制机制,通过为市场所需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创新从根本上说是市场活动。应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鼓励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的机制。

  围绕增强企业活力推进改革创新,最重要的是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过去的实践看,政府给予各种扶持的企业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开”,而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企业却形成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局面。这样的案例表明,市场竞争是创新的源泉,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远比给予某些企业特殊政策扶持更为有效。

  围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进改革创新

  进入经济换挡期,迫切需要挖掘内需潜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应消除体制障碍,降低人口城镇化门槛。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后,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购买力和对工业品的需求将大幅提升,可以形成巨大的消费需求,促使经济增长由过去过多地依靠外需转向内外需协调拉动。城镇化还将创造基础设施和住宅等方面的巨大投资需求,释放投资增长潜力。应当看到,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关键是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方式,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引导和释放民间投资潜力,着力提高投资效率。

  围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进改革创新,应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以提高城镇集聚效应和生产率为核心,推进土地、户籍、财税体制改革,让人和地这两个基本要素更好地流动起来、实现优化配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财产权等合法财产权益,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更加有利的体制条件。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围绕“走出去”构建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推进改革创新

  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构建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带来了机遇。应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积极扩大对外投资,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引导过剩产能向境外转移,支持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原材料生产企业到海外建立生产基地,逐步将直接进口资源转变为进口原材料,推进我国制造业向精深加工化、服务化主导转变。拓展高铁、核电、通讯、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的国际市场空间,通过改进贸易和投资活动,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着力打造一批世界级品牌,在一些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构建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促进“走出去”,需要加快形成一套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应改革对外投资审批体制,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联合投资等,将国际研发、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与国内产业链有机衔接起来,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谋求更高水平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只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的大风大浪中去搏击,才能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从而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