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破解改革难题 开启发展机遇
方松华 陈祥勤//www.workercn.cn2014-08-22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创的,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革命传统、社会主义传统和改革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在90多年历史中所取得的根本成就。邓小平的历史性贡献,就是在毛泽东成功开创的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上,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解了中国转型的百年难题,并开启了中国发展的百年机遇。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解答

  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之一,就是他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关系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科学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在历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完成资本主义的否定和自我扬弃之后而建立起来的新社会,因而在这个社会,“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全社会财产,取消资本主义生产,代之以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生产”。然而,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在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盲目地超越历史阶段,试图将商品、资本和市场等建制作为“资本主义因素”排斥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系之外,所导致的结果是国民经济远远落后于世界。因此,要成功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主旨和目的,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才有可能真正克服“伴随财富的普遍生产的是贫困的普遍生产”这一资本主义现象,同时又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深刻反思中国、苏联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后,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论断,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经典命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开创的。

next-page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邓小平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解答

  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一原创性贡献,就是他在澄清“计划”和“市场”问题的基础上科学解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商品、货币或市场一般是与资本或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市场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因而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经济设想就是“无需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的“有计划的调节”的产品经济形态。所以,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社会主义意味着“商品、货币和资本关系的废黜或消亡”这一信条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支配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然而历史证明,那种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体制的,以及传统的计划性的社会主义,在根本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窒息社会的活力和创造性,必须在改革中予以摒弃。

  在改革的进程中,邓小平屡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些著名论断为党和国家果断地突破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和传统体制,打破教条主义的禁锢,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的“目标框架”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改革路线图的真正成型,标志着当代中国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与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和计划体制彻底分道扬镳,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和“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的解答

  改革伊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从根本上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党和国家政策的拨乱反正,适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

  历经30多年的改革,我国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相匹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法治国家体制,并在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展开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中国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原创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正是借助于这一道路,中国人在差不多一代人的时间里走完了西方要历经二三百年时间才能走完的发展历程,从而达到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更富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是,中国人通过这一过程,向世界呈现出一种不同于西方通常所展示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模式,这是对现代世界的社会或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和文明形态多样性的有力证明。

  邓小平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突破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建制的创造性结合,从而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之际,成功解答了“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现实世界难题;另一方面突破了“市场—民主—自由”三位一体的西方意识形态信条,创造性地将市场建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成功开辟了中国独特的原创性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化道路,成功解答了“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的现实历史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有力推动现代性的文明、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模式的多样性发展和繁荣。(方松华 陈祥勤)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